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是世界性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给农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昆虫病原真菌防治害虫已被成功地用于多种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本研究通过测定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白僵菌Beauveriasp.四种虫生真菌对小菜蛾幼虫的致病力,筛选出致病力强、作用速度快的玫烟色拟青霉菌株,然后测定该菌株对小菜蛾2-4龄幼虫的致病力、对小菜蛾卵的活性测定及对小菜蛾取食量及成虫生殖的影响,并运用作用因子组配的生命表方法评价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实验种群和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现将主要结果分述如下:
(1)小菜蛾高致病力菌株的筛选:供试的4种虫生真菌:玫烟色拟青霉、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白僵菌(sp.)对小菜蛾二龄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17×104、3.54x104、1.28x105和3.75x107孢子/mL,在浓度为107孢子/mL时的致死中时(LTso)分别为1.66、1.90、4.58和5.18d。感染玫烟色拟青霉的虫体在死亡第2d就有约70%长出菌丝,而感染其它3种菌株后至少需要3d后才能长出菌丝,而且感染玫烟色拟青霉的虫体的产孢比例比其它菌株高2-3倍以上。综合考虑致病力、菌丝生长和产孢能力,在4株菌株中,玫烟色拟青霉被认为是小菜蛾微生物防治的优良菌株,因此将其作为深入研究的供试菌株。
(2)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2-4龄幼虫的致病力:随玫烟色拟青霉孢子浓度的升高,小菜蛾的感病死亡率增加,感病死亡所需的时间缩短。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2-4龄幼虫的致病力与供试龄期有关,其感病的敏感顺序为2龄幼虫>3龄幼虫>4龄幼虫。2、3、4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1.17×104、1.57x104、5.21×104孢子/mL,LC90值分别为1.98x106、3.82x107、1.29x108孢子/mL。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幼虫的致死时间与浓度相关,供试各龄幼虫的LT50值随着真菌孢子悬浮液浓度的增加而递减,在1×105.1×107孢子/mL的范围内,2龄幼虫的LTso值为3.16.1.72d,3龄幼虫的LT90为3.21.1.83d,4龄幼虫的LTso为3.69-2.04d。即2龄幼虫致死所需的时间最短,其次为3龄幼虫,4龄幼虫致死所需的时间最长。
(3)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卵的毒杀活性测定:用玫烟色拟青霉孢子悬浮液处理小菜蛾卵,虽对卵的孵化没有任何影响,但却能导致初孵幼虫的感病死亡。初孵幼虫死亡率随悬浮液的浓度升高而增加,随处理的卵龄增加而下降。当卵龄为0h时,用107、105、103孢子/mL的浓度处理后,其初孵幼虫死亡率分别为71.93、51.11、32.52%。在107孢子/mL的浓度处理下,不同卵龄(O、24、48h)初孵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71.72、66.76、57.25%。
(4)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取食量以及成虫生殖力的影响:用玫烟色拟青霉较低浓度的孢子悬浮液(102和103孢子/mL)处理小菜蛾2龄幼虫后,其后各龄幼虫的取食量和总取食量均显著减少,且处理浓度越高,幼虫的取食量也越低。102和103孢子/mL处理后,小菜蛾幼虫期的总取食量较对照相比分别降低30、70%左右。玫烟色拟青霉处理4龄幼虫后还能导致其化蛹率、单头蛹重、羽化率、成虫寿命以及成虫产卵量显著下降,103孢子/mL处理后小菜蛾的平均单头蛹重、雌成虫寿命、雄成虫寿命、成虫的产卵量分别为4.30mg、15.30d、17.20d和135.10粒/雌,显著低于对照的4.90mg、18.30d、21.70d和234.00粒/雌。
(5)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实验种群和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在实验内排除天敌作用情况下,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种群表现出较强的控制能力。施用玫烟色拟青霉1次、2次以及玫烟色拟青霉和绿颖乳油混合液1次,小菜蛾的实验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6.01、4.76、3.80,而对照区的为57.50,其干扰作用指数分别为0.105、0.083、0.066。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田间自然种群也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施用玫烟色拟青霉1次、2次及玫烟色拟青霉和绿颖乳油混合液1次,小菜蛾的自然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4.37、3.70、3.06,而对照区的为47.67,其干扰作用指数分别为0.092、0.079、0.064。玫烟色拟青霉对小菜蛾实验种群和自然种群整个世代的影响是明显的,玫烟色拟青霉和绿颖乳油混合液对小菜蛾种群的影响更加明显。二者的控制作用评价结果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