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里光属(Senecio L.)植物系菊科(Compositae)千里光族(Senecioneae Cass.)千里光亚族(Senecioninae Dumort)多年生草本植物。千里光属有1500多个种,包括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藤本植物以及乔木,属内又分为5组,分别是羽脉组,番红菊组,裸缨组,曲茎组和千里光组,密齿千里光就属于番红菊组的密齿系。我国千里光属植物有近200多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西南等地。千里光属很多植物的根、茎、叶、花在我国长期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肝明目的功效,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扁桃体炎、结膜炎、肠炎等。本论文研究了菊科植物密齿千里光(Senecio densiserratus Chang)石油醚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常规硅胶柱层析(CC)、制备薄层层析(PTLC)、重结晶等手段分离得到了19个化合物。利用各种现代波谱技术(IR, UV, EI-MS, HR-ESI-MS,1H-NMR,13C-NMR, DEPT,1H-1H COSY, HSQC, HMBC, NOED),并结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了其中17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1个为新化合物。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系豆科骆驼刺属(Alhagi Gagnab)的维医习用药材。骆驼刺属植物是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约5种,主要分布于北非、地中海、西亚、中亚和乌克兰,我国目前仅知1种。骆驼刺属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用途,幼嫩枝叶是骆驼、牛、羊等的饲料,花则是优良的蜜源。骆驼刺属植物耐旱、固沙,根系深达地下7-8米,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水土保持植物。新疆吐鲁番市与托克逊县交界的戈壁上生长着大约60万亩以骆驼刺为主的野生植被,该区域因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骆驼刺的自然生长区。骆驼刺干燥的叶、花、种子、全草以及茎叶分泌物(刺糖)都可入药,有滋补强壮、涩肠止痛、止渴、除烦的功能,用于治疗痢疾、腹痛、腹泻。作为维医习用药材,骆驼刺在民间用药实践的质量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论文按照《中国药典》2005年版测定了2008年8月采自新疆托克逊的骆驼刺药材的水分、灰分、水(醇)浸出物和其中主要化学成分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的含量,并对骆驼刺药材建立了专属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通过以上五方面内容建立了新疆维吾尔医(药)通用的骆驼刺药材的质量标准。本论文对于密齿千里光石油醚部分化学成分的研究可望为植物化学分类学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为我国天然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帮助;同时骆驼刺质量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将为新疆维药民族医药学研究现代化和产业化提供依据,对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亦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最后综述了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总结了1995-2009年报道的香木兰烷型倍半萜化合物,其次归纳了香木兰烷型代表性化合物的波谱特征,最后综述了香木兰烷型倍半萜的生物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