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硫/磷化物纳米材料制备及其储锂特性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qiqi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储能装置已经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及电动汽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商业化的石墨负极理论比容量较低,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金属硫化物和金属磷化物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并且储量丰富、价格低廉,有望代替目前的商用石墨材料成为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金属硫化物的电子导电率较低,以及循环过程中的体积效应严重影响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金属磷化物则兼具嵌入反应和转化反应两种储锂方式,但是不同晶体构型对储锂方式的影响尚不明确,这些都影响它们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的实际应用。本论文结合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及后续化学反应分别制备金属硫化物/碳复合材料以及金属磷化物,通过设计构建不同的碳包覆异质结构实现金属硫化物负极材料的长效高密度电化学储锂,结合电化学表征探索碳包覆结构对储锂性能的改善机理;以晶体构型差异为出发点,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和表征技术研究金属磷化物的储锂方式,为金属硫化物/碳异质结构和金属磷化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及理论基础。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基于Sn对CNT的催化生长作用和热膨胀系数差异,以金属Sn块及气体CH4为原料,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合成半填充结构Sn@CNT纳米粒子,并以此为前驱体通过硫化反应制备半填充结构SnS2@CNT纳米粒子。以SnS2@CNT纳米粒子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258mAh/g,并展现出容量逆增长特性,470次循环后增至2733 mAh/g。循环后电极材料的TEM及电化学性能分析表明,SnS2@CNT电极的容量逆增长归因于CNT的“口袋效应”。循环后粉化的SnS2晶粒被CNT约束保证良好的电接触,产生大量的电化学活性位点并缩短Li+的扩散路径,从而促进电化学反应。此外,CNT大量的表面缺陷及碎化晶粒可以通过脱/吸附储锂反应贡献容量,并且充/放电过程中形成的异质结构界面通过Job-Sharing界面效应贡献储锂容量。(2)利用金属Fe与C良好的固溶性,结合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及硫化反应制备核壳结构的FeS2@C纳米粒子,代替传统S正极设计新的锂-硫化物电池(Li-SD)体系,抑制传统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并解决低电子导电性等瓶颈问题。0.5 A/g电流密度下FeS2@C电极经过360次循环后仍然可以提供712.6 mAh/g的高可逆比容量,即使在高电流密度(10.0 A/g)下,依然可以释放230mAh/g的储锂比容量。根据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和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证实:FeS2@C电极通过Fe-S共价键有效的防止充/放电过程中S以多硫化物形式损失;同时,碳包覆层不仅提供有效的电接触,而且可以作为物理屏障限制活性材料的损耗。基于Arrhenius公式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电化学响应参数揭示FeS2@C纳米粒子的双约束效应不仅保证电化学反应过程中良好的动力学行为,而且使电池在极端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3)利用金属Ni与C良好的固溶性,结合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及硫化反应制备核壳型碳包覆结构的NiS2@C纳米粒子,TGA分析表明NiS2的质量负载量为87.60%。以NiS2@C纳米粒子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0.3 A/g电流密度下初始放电比容量为1464 mAh/g,27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然可以维持678.8 mAh/g,并展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得益于碳包覆结构不仅可以保证长效循环过程中的结构稳定,而且还可以使NiS2内核在可逆电化学反应中保持相界及缺陷处的活性位点,允许Li+通过可逆脱/嵌反应提供额外的电化学储锂容量。(4)采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法,结合后期固相磷化反应分别制备了 MoP2纳米片和MoP纳米粒子,正交晶系MoP2具有Zigzag构型的层状结构,而六方晶系的MoP具有WC型结构。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电流密度为0.1 A/g时MoP2电极和MoP电极经历3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分别保持676.60和312.38 mAh/g。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证实Zigzag构型的MoP2嵌锂后P-P趋于断裂,远端P原子与Li成键形成Li3P,而六方晶系的MoP只拥有键能较强的Mo-P键,嵌锂后形成三元化合物LixMoP。结合循环后电极材料的XRD和HRTEM表征验证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MoP2电极通过转化反应进行电化学储锂,嵌锂形成Li3P,MoP电极通过脱/嵌反应进行电化学储锂,嵌锂形成三元化合物LixMoP。
其他文献
含油污水来源广泛,污染物成分复杂。传统的隔油-气浮-生化处理工艺虽然可以去除含油污水中的浮油和分散油,但对油滴粒径小、物化性质稳定的乳化油和可生化性差的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不佳。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的优点,在含油污水深度处理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乳化油粘附性强、易受压形变,导致传统分离膜污染严重且油滴易穿透膜孔。此外,含油污水中通常还包含表面活性剂、缓蚀阻垢剂等溶解性
TiAl合金与Ti3SiC2陶瓷的复合构件和复合材料,可将TiAl合金的轻质高强与Ti3SiC2的耐高温、耐中子辐照、耐腐蚀和抗氧化的优异性能相结合,在航空航天和核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实现TiAl合金与Ti3SiC2陶瓷异质材料间的高质量扩散连接,是制备TiAl/TbSiC2复合构件和复合材料的关键。但由于TiAl合金与Ti3SiC2陶瓷之间存在显著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差异,其扩散连接接头中极
网络功能虚拟化和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通信服务被转移到运营商的数据中心内部,形成了软件定义的网络功能虚拟化系统,也使得保障该系统的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总结现有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该系统的子部分切入,将研究内容分为四个方面:虚拟网元的资源分配、控制平面的请求分配、数据平面的链路故障检测以及数据平面的传输路径追踪。本文的主要内容总结如下。在虚拟网元的资源分配方面,本文提出
膜分离作为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技术,被广泛用于饮用水净化和污水处理领域。传统膜分离技术存在膜污染严重、膜的渗透性与选择性互相制约等问题。碳纳米材料具有原子级光滑的表面和高比表面积,采用碳纳米材料构建的分离膜有望获得远高于传统分离膜的水传输特性和分离能力。而且碳纳米材料还具有优异的导电性,通过电辅助与膜分离技术的耦合能进一步增强膜性能,为解决膜分离技术的瓶颈问题开辟了新途径。目前碳纳米材料分离膜的制备过
以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聚酰胺(Polyamide,PA)为代表的高性能热塑性工程塑料及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近年来在汽车工业、机械装备、电子电器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短纤维增强和连续纤维增强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两种主要形式。短碳纤维(Shortcarbonfiber,SCF)增强复合材料易于成型加工复杂
风力发电机叶片和飞机机翼覆冰对其正常工作带来严重的干扰问题。沿面介质阻挡放电(Surfac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SDBD)作为一种新型的除冰技术,由于能耗低、响应快和良好的除冰性能近年来受到学者们的青睐。但SDBD及其除冰的等离子体过程、放电模式转变和物理效应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基于此,本文采用实验与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脉冲SDBD及其除冰过程的等离子体
“三公”调度一直是我国主要的调度原则,其要求电量计划的制定和各发电厂商的电量执行进度均满足“三公”要求。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大用户直接交易为主的“市场电”比例的逐年增加,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愈加复杂,电能交易计划作为其基础和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亟需开展新形势下理论方法研究。然而,目前“三公”调度始终缺乏具有理论基础且被公认的公平性指标作为支撑,且已有的年度电能交易计划制定方法也较
为了实现控制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升高小于2℃的目标,“巴黎协定”提出了通过国家自主贡献(INDC)实现减排目标的国际框架,这需要各个国家和行业相互协同应对挑战。建筑能耗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领域,其运行阶段所消耗的能源是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的重要原因,也是威胁世界可持续发展和气候变化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住宅建筑能耗占中国建筑领域总能耗的62%,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趋势下,住宅建筑能耗
结构生色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显色材料,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和亮丽的颜色,有望代替颜料和染料。胶体微球组成三维有序结构或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结构是常用的产生结构色的方法。三维有序结构具有亮丽的结构色,但存在角度依存性,严重的限制其在显示等领域的应用。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结构易于大面积制备且具有无角度依存性的结构色,但颜色暗淡、饱和度低。这主要是由于目前该结构通常是以低折射率聚合物微球或SiO2微球为结构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