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盐酸金刚烷胺(Amantadine Hydrochloride,AH)对兔急性高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al cells, RGC)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有色素兔24只,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用药组);每只兔左眼为正常眼,右眼为高眼压造模眼;A组兔又分为A1组(左眼),A2组(右眼);B组兔分为B1组(左眼),B2组(右眼)。造模方法采用前房加压灌注法使兔眼压升高至110mmHg,并维持45min。造模前1周B两组兔给予口服盐酸金刚烷胺100mg/天;造模结束后,B组兔继续同上用药30天。造模前、造模后即刻及造模用药后第31天,分别拍摄A、B两组兔的眼底照片,并对两组兔行OCT检查。然后,耳缘静脉注气法处死动物,摘取眼球,并对眼球进行固定、脱水、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行光镜病理组织学观察;另取每组两只眼球行电镜检测,观察视网膜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最后用SPSS 13.0统计学分析软件对兔眼底分级情况,兔视网膜厚度OCT测量结果,兔视网膜厚度光镜结果及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2组和B2组眼底图像分级及视盘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兔视网膜厚度OCT测量结果统计分析显示:B2组与A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2组与A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2组与A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1组与A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镜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A1、B1组兔视网膜基本正常,A2组可见RGC层和视网膜多层均受损,B2组视网膜损伤较A2组明显缓解。兔视网膜厚度光镜结果统计分析显示:A2组较A1组明显变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2组较A2组明显增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2组与A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1组与A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兔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计数结果统计分析显示:A2组与A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2组与A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2组与A1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1组与A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镜结果显示:A1组RGC核呈类圆形,可见双层核膜,核仁清晰,染色质均匀分布,内质网等细胞器形态正常。而A2组RGC严重变性,线粒体高度膨胀、空泡化,染色质溶解,未见核膜和核仁。B1组表现和A1组基本相同。B2组RGC核内染色质略显稀疏、颜色稍淡,核膜皱缩,线粒体仅见轻、中度肿胀,其损伤程度较A2明显减轻。结论前房加压灌注法诱导的高眼压能导致RGC层等视网膜多层的损伤,盐酸金刚烷胺对这种损伤可起到部分保护作用且未见视网膜有毒性作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