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间联结是种群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体现群落特征的重要数量和结构指标。种间关联性的研究对于正确认识植物群落的结构、功能、组成及动态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并能为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使用方差比率、χ2检验以及关联程度(OI指数、联结系数AC值和点相关系数)等指标,对宝(鸡)天(水)高速公路(以下简称宝天高速公路)路域和小陇山林区锐齿栎群落、油松群落、华山松群落以及侧柏群落的种间关联性进行对比分析。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路域和小陇山林区四个群落乔木层、灌木层以及草本层多种间复合关联性多表现为正关联,只有个别群落表现为负关联。正关联结果指示群落作为一个整体与所处环境的协调性。路域的总体关联性低于林区,说明路域的稳定性低于林区,路域植物群落都受到一定破坏。⑵路域种对之间的关联性多低于林区,只有华山松群落乔木层和侧柏群落草本层路域种对之间的关联性高于林区。说明路域的稳定性低于林区。其中:乔木层中路域和林区四个群落多以正关联种对居多,只有华山松群落林区以负关联种对居多(路域侧柏群落除外);灌木层中路域和林区四个群落多以负关联种对居多,只有锐齿栎群落路域和华山松群落林区以正关联种对居多(路域侧柏群落除外);草本层中路域和林区四个群落多以负关联种对居多,只有侧柏群落路域和林区均以正关联种对居多。⑶四个群落中路域正关联程度多低于林区,负关联程度多高于林区。只有个别群落有所差异。其中:乔木层华山松群落路域正关联程度高于林区,负关联程度低于林区。乔木层油松群落路域和林区的独立程度较高。乔木层侧柏群落林区正负关联程度均较高(路域侧柏群落除外);灌木层中侧柏群落林区正负关联程度均较高(路域侧柏群落除外);草本层中华山松群落路域的正负关联强度均低于林区。侧柏群落路域的正负关联强度均高于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