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中国社会,肾虚概念已深深植根于民众之中,但国人对肾虚的理解却莫衷一是,充满歧义。针对肾虚内涵的已有研究多集中于现代中医层面,且多从肾虚科学化角度入手,造成当今社会对肾虚的诸多认识与传统医学相脱离,无法全面反映不同历史时期肾虚问题所呈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另一方面,“肾虚”究竟是疾病范畴,身体范畴,还是文化范畴?目前学界尚无专门研究。面对这类争论和质疑,首要的工作是对肾虚的历史脉络进行系统梳理和整体分析。 本文强调三位一体的研究取向,即从医学史、身体史与社会史、科学视野三个层面入手,综合分析,利用文献学、历史学等方法,对中国传统医学有关肾藏与肾虚的认识、肾藏的身体观、肾虚的症候与诊断等问题展开专题分析与探讨。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五方面: (1)第一部分,结合早期文献,着重分析了秦汉时期有关肾藏功能与物质的记载,依据《黄帝内经》、《难经》不同篇章,将肾藏主要功能归纳为8项。其8项功能大多与阴阳五行学说密切相关,成为后世医家探讨肾虚问题的主要依据。另外从虚实角度分析了早期文献中“虚”的涵义,以及肾实之说的演变,发现宋元以降医家对肾虚的讨论明显多于肾实。 (2)第二部分,从身体史角度,整理和比较历代解剖图中的肾藏图像,着重分析命门学说在“肾之身体观”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肾为先天之本”说造成的影响。发现肾藏图像的绘制中命门与肾藏并列,命门学说带有强烈的人为构建色彩,可视为肾藏学说的旁支,金元以降命门学说发展的结果间接使得肾藏在身体中的地位得以提升。明以降,医家将命门学说与《内经》中有关肾藏的论述相结合,最终催生了“肾为先天之本”说的确立,这也使得肾虚泛化为一种身体语言,进而影响到社会层面。 (3)第三部分,从疾病史的角度,针对肾虚证候、诊断及传统医理做了相关文本层面的分析。其中通过对肾虚证候主线、支线、旁线的分析,发现不同历史时期肾虚证候的演变具有一定复杂性和多样性,既有相承也有变化,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金元以降医家对肾藏虚实寒热的认识不同所造成的。此外,在肾虚相关诊法的梳理过程中,发现望诊中的面诊及舌诊于明以降才得以广泛应用。而经脉学说和藏腑学说是肾虚医理的基石,其中藏腑学说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通过肾虚知识史的梳理可以发现,现代肾虚证诊断标准是选择性地将部分肾虚证候进行归纳后的结果。 (4)第四部分,归纳历代针对肾虚的主要治则,并以六味地黄丸和左、右归丸为例,从方源学角度探赜医家遣方用药的思想及方法,发现左、右归丸的创制与张介宾重视命门、强调阴阳互根学术旨趣有关。肾虚治法以金元为界,金元以前强调五藏补益、金元以降注重阴阳平衡。肾虚的证候、诊断、医理与治疗实践之间呈现出一种互动关系,共同构成了肾虚学术史的整体。并从社会史角度,以日用类书为例,分析民众食疗补肾与求子实践,发现补肾药物和补肾食物在民众生活中的使用已较为普遍,补肾观念对民众心理的影响愈发明显。 (5)第五部分,对近代以来中西医围绕肾藏的结构与功能展开的争论做了回顾,发现中医内部针对肾藏学说的质疑不断有回应之声,试图将中西医有关肾藏的知识进行嫁接或汇通。于20世纪50年代末展开的肾虚科学化研究,也是此类工作的代表。经对建国后肾虚证科学化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肾阳虚证,尽管证实肾阳虚证有物质基础,但对肾虚证的科学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肾虚命题的科学化研究尚无定论。 总而言之,肾虚具有医学与文化的双重意义,无论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对肾虚如何界定,肾虚对于社会民众生活与心理的影响是真实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