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06年5月在黄海南部吕泗渔场调查采集的792尾标本,对小黄鱼繁殖群体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认识该水域小黄鱼繁殖生物学现状,为今后小黄鱼渔业生物学研究和渔业管理提供参考。帆张网渔业是黄海南部重要的渔业捕捞方式之一。本文根据2006-2009年春季黄海南部帆张网的渔获数据,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和广义加性模型(GAM)定量研究了年份、位置、水深和海水表层温度(SST)对小黄鱼渔获量分布的影响。以期对该海域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帆张网渔业的科学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小黄鱼繁殖群体体长范围117~355mm,平均体长为180mm;体重范围15.5~141.7g,平均体重为55.24g;由Ⅰ和Ⅱ龄个体组成,其中Ⅰ龄鱼比例为54.7﹪,Ⅱ龄鱼比例为45.3﹪;样品的性比组成为雌:雄=1.6:1。2.绝对繁殖力变动于2006~53031粒之间,平均14193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变动于11~232粒/mm,平均为70粒/mm。体重相对繁殖力(Fw)变动于30~635粒/g,平均为252粒/g。绝对繁殖力与纯重的关系为E=248.36W+177.18,与体长的关系为E=0.053L2.3214。单位体长相对繁殖力与纯重的关系为E/L=0.8765W+20.89,与体长的关系为E/L=0.053L1..3214。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渔获物组成没有进一步呈现出小型化和低龄化的趋势。3. GAM模型较GLM模型可以更好的解释小黄鱼CPUE时空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小黄鱼CPUE相关极显著(P<0.01),小黄鱼CPUE呈现由北向南沿经度方向逐渐减小的趋势,尤其在长江口周围较小; SST对小黄鱼CPUE的影响极显著(P<0.01),小黄鱼适宜表温范围分别为9℃-11℃。本文同时阐述了黄海南部吕泗渔场的自然地理概况和水文概况(包括潮汐,流系特征,水团等),吕泗渔场的渔业资源概况;小黄鱼的渔业资源现状以及研究进展;GLM和GAM模型的发展历史以及在渔业中的研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