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与妥协—从原金陵大学礼拜堂见中国近代建筑文化遗产之更新策略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南京大学大礼堂(原金陵大学礼拜堂)维修保护工程的个案出发,通过对这个典型的近代建筑文化遗产双重误解的原始设计及建造过程,以及对金陵大学及早期教会大学校园建设发展历史背景深入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了存在于此个案中的中西文化冲突与妥协.这成为我们今天很好地认知这类中国近代建筑文化遗产的特殊视角.作者并以此作为一种策略,成功地完成了保护性修复工程的全过程.全文共约3.2万字,插图48幅.
其他文献
影响城市设计进程和结果的三个主体要素——政府、设计师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本论文主要探讨的对象.依据批评的主体性原则,批评活动及其结果总是与一定的人、一定的集团和
追求活动空间的最大化是人类的理想目标之一,这造就了大空间建筑的辉煌历史一一它展现了每个时代最先进的建筑技术,代表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本文厄是从对大空间建筑技术与
学位
杭州已经快步走过了城市急速扩张的阶段,即将面临从粗放型发展到城市经营的转变。服务的细腻化与人性化,将会是未来杭州在旅游经济下提升竞争力的一个关键因素。论文从城市设计
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适时的为中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腾飞创造了契机,给作为这一战略重中之重的文化建设也带来了历史机遇.而这一地区由于历史、社会、自然、经济条件的影
曾经大量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的堡寨式传统防御性聚落,作为中国聚落发展历程中一种重要的类型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并且其实体形态在今日之城乡大规模建设中随时面临严重破坏
上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开始了由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跃迁,及由此带来规划、建设观念的转变.生态思想所激发的层层涟漪,波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宁静的江南水乡亦随波荡漾.以生态
本文把以大学园和科技园区等为代表的各类城市综合开发区称为城市集群,这类城市集群空间是城市或区域空间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内在的经济、社会与环境作用
学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小城镇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小城镇发展日趋市场化、区域化,呈现出动态性和模糊性的过程。由于影响小城镇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传统小城镇规划的静
学位
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忽视或盲目建设城市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的现象,该文从对城市空间概念的界定切入.在分析现时中国大城市中,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大城市中公共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