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酒酵母单一亚单位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活性中心的初步解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哺乳动物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催化电子从NADH向泛醌(ubiquinone,UO或Q)的转运,同时伴随能量的生成,它是哺乳动物呼吸链内唯一的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复合体Ⅰ对鱼藤酮敏感。与其相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线粒体具有另一种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2型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typeⅡ NADH-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NDH-2),缺乏复合体Ⅰ,NDH-2对鱼藤酮不敏感,不泵质子,是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中结构最简单的酶,由单一多肽组成,非共价结合FAD为辅基,无Fe-S簇。酿酒酵母线粒体中存在两种NDH-2,一种面向线粒体基质,催化基质内NADH的氧化,称为内NADH脱氢酶(internal NADH dehydrogenase,Ndi),另一种面向线粒体膜间腔,催化胞质侧的NADH氧化,称为外NADH脱氢酶(external NADH dehydrogenase,Nde)。Ndi仅有一种,命名为Ndi1(the single subunit NADH-ubiquinone oxidoreductase,单一亚单位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Nde分两种,命名为Nde1、Nde2。Ndi1在催化基质内NADH氧化的作用方式上与复合体Ⅰ相似。一系列研究显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Ndi1可作为呼吸链的一个成员发挥作用。另外,在细菌、植物和真菌的线粒体中Ndi1和复合体Ⅰ可以共存。近来研究发现,酿酒酵母Ndi1可以作为由于复合体Ⅰ缺陷所致线粒体疾病的治疗方法之一,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所致帕金森病鼠模型上,脑黑质中表达的Ndi1具有保护作用,可能由于Ndi1补充了复合体Ⅰ缺陷所造成的电子从NADH向Q的传递障碍,降低活性氧产生。但迄今为止,生化学上关于酿酒酵母Ndi1的研究报道还很少。   酿酒酵母Ndi1催化电子从NADH向泛醌的传递。呼吸链的组成成分--砭醌为脂溶性醌类化合物,既可以结合到线粒体内膜上,也可以游离状态存在。它以不同的形式在电子传递链中起传递电子的作用。泛醌不仅接受NADH-Q氧化还原酶脱下的电子和氢原子,还接受线粒体其他黄素酶脱下的电子和氢原子,是呼吸链复合体之间电子传递的枢纽。因此,对泛醌结合部位进行解析是理解呼吸链酶功能不可缺少的。   定点突变方法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关系的常用手段之一,常被用来探究某特定氨基酸在蛋白质生物功能中的作用。Fisher和Rich推测含8-9个残基的F/A/L-X(3)-H-X(2-3)-T/L/S序列为泛醌结合序列,所有序列的中央位置均为组氨酸(His),因此His可能在与泛醌环相互作用上起重要作用。酿酒酵母Ndi1有11个His残基,我们了选择了其中3个与该序列相似性相对高的His残基(193、252、301)构建突变体,突变体分别命名为H193A、H252A、H301A。同时,根据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析,对酿酒酵母Ndi1中保守性相对较高的4个部位氨基酸残基(L93、L195、E242、D383)进行突变。采用定点突变方法初步对电子传递过程中Ndi1的泛醌结合部位进行解析。   酿酒酵母Ndi1酶催化电子从NADH向Q的传递,同时生成NAD+和泛醇(ubiquinol,UQH2),有研究显示该反应机制可能为pingpong-bibi机制。但酿酒酵母Ndi1两底物在酶活性中心的结合位置关系至今未明。本研究通过观察抑制剂泛醇、活性蓝-2(reactive blue-2,RB-2)对酿酒酵母Ndi1酶的抑制类型间接解析底物在活性中心的结合位置关系。同时观察蛋白酶K水解酿酒酵母Ndi1产物实验初步对电子传递过程中酿酒酵母Ndi1酶构象变化作一探讨。   方法:   1、快速PCR定点突变方法构建酿酒酵母NDI1突变质粒根据设计的定位点突变要求设计引物,制备分别具有以下突变位点的质粒L93A、H193A、L195A、L195I、E242D、H252A、H301A、D383Q。以质粒pPCR-ScriptAmp SK(+)-NDI1为模板,加入Pfu DNA聚合酶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DpnⅠ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DH5α,将转化后的E.coli DH5α均匀涂布于含Amp的2×YT平板(Amp浓度为100μg/ml),37℃倒置培养14~16 h。挑取转化的阳性克隆于含Amp的2×YT培养液中培养过夜,提取质粒。经NdeⅠ、XhoⅠ双酶切、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产物、DNA测序鉴定突变结果。   2、酿酒酵母Ndi1及其突变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野生型及突变pPCR-Script Amp SK(+)-NDI1质粒经NdeⅠ、XhoⅠ双酶切后,与经同样双酶切的pET-16b连接,构建表达质粒pET-16b-NDI1,转化感受态细胞E.coli DH5α后,经双酶切、DNA测序确认突变。将表达质粒pET-16b-NDI1转化E.coli BL21(DE3)pLysS,在5 ml含Amp2×YT培养液中,37℃,225 rpm小量培养后,接种于500 ml摇瓶中大量培养至OD600达0.8,加入IPTG终浓度为1mM,30℃,70-80 rpm诱导表达10 h、离心收集并洗涤菌体,2次冻融后超声破菌、超离心后收获膜。膜在50 mM Tris-HCl(pH8.0,4℃)、200 mM NaCl、0.1 mMEDTA、10%glycerol、1 mM PMSF中可溶化后,以0.3%(W/V)Triton X-100抽提,经Ni-NTA柱纯化、脱盐、浓缩后获得His标记的成熟Ndi1酶及各突变体蛋白,液氮冷冻后,-80℃保存。   3、酿酒酵母Ndi1及其突变体的酶动力学分析NADH-UQ1氧化还原酶活性通过测定30℃,340 nm处NADH氧化吸收光谱计算获得(NADH在340 nm消光系数ε=6.2 mM-1cm-1)。反应体系(0.5 ml)包括50 mM NaH2PO4(pn6.0)、1 mM EDTA、NADH、UQ1和酶。分别测定不同底物浓度下的酶促反应的初速度v0,以1/v对1/[S]作图,即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从直线的截距求得该反应条件下Ndi1酶及突变体催化反应的米氏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度Vmax。   4、抑制剂UQH2、RB-2的对酶的抑制类型在酶动力学参数测定反应体系中,改变抑制剂浓度(抑制剂UQH2浓度为0μM、30μM、60μM、100μM;RB-2浓度为0 nM、15 nM、30 nM、45 nM、60 nM),测定不同浓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以Lineweaver-Burk双倒数作图,判断UQH2、RB-2对酶的抑制类型。   5、蛋白酶K水解实验在不同还原剂或NAD+存在条件下,以蛋白酶K消化Ndi1酶1 h、2 h、3 h后,消化后产物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结果:   1、质粒酶切后,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显示NdeⅠ/XhoⅠ双酶切产物在3 kb和1.5 kb处出现特异性条带,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质粒pPCR-Script AmpSK(+)为3 kb,NDI1为1.5 kb)。突变部位DNA测序结果显示各位点均发生突变。   2、E.coli BL21(DE3)pLysS中表达纯化、通过Triton X-100获取的His标记成熟酿酒酵母Ndi1酶,其NADH-UQ1氧化还原酶活性为1120μmol NADH氧化量/min/mg,与之前报道的从酿酒酵母线粒体获取的Ndi1酶活性1670μmol NADH氧化量/min/mg相近。   3、Ndi1酶对UQ1的米氏常Km值为21.0μM,对NADH的米氏常Km值为12.0μM。各突变体动力学参数显示L93A、L195A、L1951、E242D、H301A、D383Q对UQ1的Km明显增大,L93A、H193A、L195A、H252A、H301A、D383对UQ1的Vmax均有明显减小,L93A、L195A、H301A、D383Q在Km增大的同时出现Vmax的减小,导致Vmax/Km值大幅下降。各突变体蛋白对NADH的Km未见明显增大,但Vmax出现明显减小。   4、抑制剂实验结果显示UQH2竞争性抑NUQ1与酶的结合,但不影响NADH与酶的结合;RB-2竞争性抑制NADH与酶的结合,但不影响UQ1的结合。   5、酿酒酵母Ndi1酶经蛋白酶K水解后,产物SDS-PAGE显示,反应中加入NAD+、还原剂NADPH或连二亚硫酸钠,酶消化产物的电泳结果与仅加蛋白酶K的对照组无差异;而加入NADH组,消化产物电泳显示各时间点上小分子片断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大分子片断明显减少,提示NANADH后Ndi1酶分子内部可能发生构象变化。   结论:   1、快速PCR定点突变方法可对酿酒酵母NDI1基因实现定点突变。   2、E.coli BL21(DE3)pLysS中表达纯化的His标记成熟酿酒酵母Ndi1酶与天然Ndi1具有相同酶活性。   3、酿酒酵母Ndi1酶保守性较高的L93、L195、H301、D383参与泛醌的结合位点组成。   4、酿酒酵母Ndi1酶催化NADH-UQ1氧化还原反应时,两底物UQ1与NADH分别结合于酿酒酵母Ndi1酶活性中心的不同部位。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已经越来越注重保护环境,节约利用资源,电力行业也是如此,水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早已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分布着为数众多的中小型水电站。中小水电机群虽然单机容量不大,但是随着规模的日益扩大,总机容量还是很大的,这些发电机组会弱化电力系统的阻尼作用,诱发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电力系统数字仿真已是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的重要手段,暂态稳定性分析需要
本文结合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及领域前沿项目“华北水资源与水安全”项目,通过参加具体研究工作及多次参加项目研讨会,并广泛阅读相关文献,针对华北地区缺水问题,对华北
摘要:随着教育部新课标的推行和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乐学”教学艺术开始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一线中学教师的喜爱和推崇,在中学文言文教学这一领域更是如此。改变那种死记硬背的“苦读”的教育理念,把文言文的传授和掌握变成充满乐趣的过程,已成为大多数教师的共识。要想真正实现目标,需要教师加强情感投入,寻找师生共鸣,同时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创设开放式的文言文教学环境。  关键词:乐学教学艺术;中学文言文;教学理念 
随着全国范围内众多流域的相继开发和水电站的建成投运,水火电互济电网格局已逐步形成,复杂的电力能源系统在其运行、控制和管理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备受关注的前沿和热点研究问题,迫切需要开展相关研究与应用,以实现区域电力系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同时,由于水电站的径流变化以及电网负荷的波动,研究考虑弃水和出力不足风险的水火电实时发电控制策略,对于提高水电站的水能利用效率和保证电网供电的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