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扁桃体位于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交会处,此处粘膜内含有大量淋巴组织,是经常接触抗原引起局部免疫应答的部位。扁桃体肥大是炎症反复刺激扁桃体组织而发生的病理性增生肥大。慢性扁桃体炎是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腭扁桃体隐窝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滋生感染而演变为慢性炎症。扁桃体癌为口咽部的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上呼吸道恶性肿瘤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喉癌,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长期炎性刺激、角化症、白斑病等癌前期病变及吸烟、饮酒等因素有关,多发生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3:1。随着病毒学和生物学发展,人们发现肿瘤的发生和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EB病毒也第一个被证实与肿瘤性疾病相关。研究也发现EBV与多种上皮来源的肿瘤密切相关,针对扁桃体癌方面,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等都有相关报道,但较少。本研究目的在于检测扁桃体癌、扁桃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组织中是否存在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探讨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巨细胞病毒(CMV)、EB病毒(EBV)感染是否与扁桃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癌的发生有关。材料和方法:本实验所取标本均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6月1日-2015年3月31日手术切除的扁桃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癌标本,共46例,其中29例扁桃体肥大标本、11例慢性扁桃体炎标本及6例扁桃体癌标本,标本取出后均为液氮冷冻保存,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BV-DNA、 CMV-DNA、HPV(16、18、31、33、35、39、45、51、52、56、59、68型)-DNA的表达,以检测EBV、CMV、HPV的存在。用Fisher确切概率法χ2检验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作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结果: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EBV、CMV、HPV (16、18、31、33、35、39、45、51、52、56、59、68型)在组织标本中的阳性率,扁桃体癌组织中分别为100%(6/6)、16.7%(1/6)、0%(0/6),慢性扁桃体炎组织中为81.8%(9/11)、0%(0/11)、0%(0/11),扁桃体肥大组织中为79.3%(23/29)、3.4%(1/29)、0%(0/29)。同慢性扁桃体炎比较,扁桃体癌组织中EBV具有较高的感染率(P<0.05),而CMV、HPV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扁桃体肥大比较,扁桃体癌组织中EBV具有较高的感染率(P<0.05),而CMV、HPV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扁桃体炎组织与扁桃体肥大组织比较,EBV、CMV、HPV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扁桃体癌组织比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组织中的EBV表达的阳性率高,提示EBV的感染与扁桃体癌的关系可能比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更密切。2. CMV、HPV的表达在扁桃体癌、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提示CMV、HPV的感染与扁桃体癌、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无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