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资本市场领域之中投资主体也变得逐渐丰富,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得以完善。而在我国资本市场逐步走向国际化过程中,有必要推出股指期货,以进一步实现我国金融的创新发展。早在1982年美国便推出了首个股指期货,随后西方发达国家便相继推出了股指期货产品。我国是在2010年正式推出沪深300股指期货,该股指期货是我国首个股指期货产品。对于股票市场而言,股指期货可以针对现货价格所出现波动等一些风险而实现套期保值的目的,对于股票市场稳定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已将近十年,一直被视为观察我国期货市场表现的核心指数,就其资金体量和周转速度以及参与机构的风控表现而言,现阶段国内股指期货市场正逐渐步入正轨。不过,该股指期货有没有按照其推出时的“初心”进行运转,彰显其价格发现、套期保值、风险管理的核心作用?至今仍然未能形成统一认识。尤其是在2015年6月我国股市出现了股灾,而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指出正是股指期货才导致了股市最终的崩盘,一时间股指期货就成为了众矢之的。那么,期货能否像在其他领域一样在股指范围内展现其对于现货交易独特的价值,并且可不可以切实有效的改善长久困扰着投资者们的股指异动情况呢?可不可以为市场参与者带来越来越多的潜在收益契机?深刻理解和解析这些难以消退的谜团一直都是各方高度关切的焦点。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股指期货对于我国现货市场价格实际波动情况以及股指期货自身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围绕2017年1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的沪深300股指以及股指期货数据展开分析,以各项国内金融期货市场规则和规律为讨论的基础性条件,尝试进行连续时间序列分析。依靠计量统计的方法对现阶段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同时着重实证分析股指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在此次研究过程中,首先,利用文献研究方法,全面收集国内外学者有关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波动影响以及股指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相关研究,对学者研究成果加以梳理,总结出股指期货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从而为此次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然后,借助于GARCH模型,研究股指期货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影响,通过研究得出了股指期货市场的波动溢出强度要高于指数现货市场,同时股指期现市场呈现持续的均衡结构,股指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两者的波动溢出效应是相互的。市场波动溢出效应若因意外冲击而产生则以现货市场为主,若因过去波动而产生则以期货市场为主,期货市场给现货市场带来的影响呈现逐渐消退的现象,前者的存在能够有效的改善后者异动,从而避免金融市场失序;现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作用非常灵敏,其从期货市场所接受的信息往往能够迅速反馈。最后,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tor Error Correction Model,VECM)结合脉冲响应方法、方差分解等信号系统领域中的研究手段,深入剖析沪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非均衡的动态调整微观动态结构。通过围绕波动溢出进行的实证研究所得结果显示,双向溢出能够从沪深300股指期现货市场中清晰的观察到并表现出失衡的特征。借助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研究得出,沪深300股票指数期货和现货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沪深300股指的变动明显受到期货价格变的影响,同时自身的变动也对股指期货价格变动起到显著作用。而且通过方差分解分析同样也证明了期货市场在价格发现中占主动地位。本文立足于实证的思路,对于股指期现货存在的价格和波动溢出规律带来的套利机会展开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操作主张,希望能够为期货市场的健康理性运转带来一些积极意义;同时,由于所得到相关结果还给今后如何从制度改进的角度提升当前决策和监管水平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确保整个市场能够长时间处于更加完善的监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