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关系研究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pularmp3007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以物质资源消耗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片面追求高产值的畸形发展导致了人与自然关系的逐渐失衡,经济发展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正走向枯竭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等重要地位,提倡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角度讲,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山西省以资源型经济为主,长期依靠煤炭开发和资源型产业带动工业化发展,但这种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使得山西省原本脆弱的环境遭到破坏。同时,人力资本后备不足严重影响了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程。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之间的相互协调机制与发展水平,可为山西省的战略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本文依托可持续发展理论、协调发展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分析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区域性等原则,构建了适用于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2004年至2014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继而,基于2004-2014年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综合发展指数,运用隶属度函数模型,对2004-2014年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同时,利用2012-2014年数据对山西省十一个地市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关指标数据,对山西省各地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存在如下问题:(1)山西省产业结构单一,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使得山西省经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低,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稳定性差;(2)资源性产业主导下的山西省资源环境与人口、经济发展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发展相对滞后;(3)人口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问题初显;(4)人力资本后备不足,科技创新人才缺乏;(5)与全国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综合发展平均水平相比,目前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仍属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低水平协调发展;(6)山西省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各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差异显著。针对目前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实现山西省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加快转型优化升级,完善产业结构;加快对煤炭行业的整合、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节能降耗和环境治理力度,积极推进山西省绿色发展;加强科技经费投入,鼓励技术创新;从多视角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升人力资本;加强区域合作,缩小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差距等。
其他文献
首先对虚拟机在迁移过程中,内存脏页面产生数量与不同应用特征的密切关系进行了实验验证。在感知不同的虚拟机应用特征环境的基础上,使用GM(1,N)灰色预测模型对每次迭代周期
<正> 冲任学说是中医妇科理论的核心之一,历代医家对此十分重视。妇女经、带、产、乳等生理活动无不与冲任有关。冲任失调是导致各种妇科疾病的重要因素。《妇人大全良方》云
本文对汉语中音节数量对词语组合的影响进行了描写和分析,找出了其中内在的规律,并对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无直接利益冲突"是中国社会在新时期出现的一种新矛盾,多由突发事件引起,矛头指向权力与利益集团,其根源仍在于现实利益问题。"无直接利益冲突"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稳定
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问题研究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河南省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统计资料的整理,归纳总结目前农村建设中
基于对定子铁心饱和法和滑动模态观测器法转子位置自检测原理和特性的讨论,提出了一种能在全速范围内(包含零速在内)实现转子位置准确检测和控制的复合方法。零速时采用定子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位女作家,她的小说擅长用"反高潮"的叙事手法,能够在"高潮的跌宕"中揭示或讽刺人性,带给读者人生启示,使小说更具"传奇"色彩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