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寻找最适宜的栽培方式,为大棚辣椒的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秦椒1号为供试品种,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穴距、行距、定植方式对大棚辣椒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鉴定了秦椒1号及其父母本的抗病性,并对秦椒1号的嫁接抗疫病效果进行了研究。获得以下结果:1.栽培方式为穴距35cm、行距为窄行50cm/宽行70cm时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以及干物质分配均达到较高水平。在此方式下双株定植时植株的株高最大,为70.8cm。单株定植时茎粗最大,为10.32mm,下层叶绿素含量最高,并且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含量最大,分别达到54.64g和8.18g。2.植株上层叶片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大于下层叶片,CO2浓度低于下层叶片;栽培方式对植株上层叶片的光合速率、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定植方式对下层叶片光合作用影响最大,且单株定植时植株的光合作用最强。行距和穴距对下层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3.穴距对单株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行距为窄行50cm/宽行70cm,定植方式为单株时,辣椒的单株结果数和单株产量较高。穴距、行距、定植方式、穴距×定植方式的互作和行距×定植方式的互作对辣椒总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穴距35cm×窄行50cm/宽行70cm×双株定植时辣椒总产量最高,为6838.9kg/667m~2,单株定植时产量为6315.7kg/667m~2,单位面积上用苗量较前者减少一半,综合经济效益最好。4.各栽培方式对辣椒果实干物质含量、辣椒红素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定植方式为单株时辣椒的Vc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其它处理,穴距和行距对他们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5.选用辣椒疫霉菌Ph1生理小种(PC)、Ph2生理小种(PG-1)、Ph3生理小种(HX-9)作为侵染病原菌,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分别对B3、B42、秦椒1号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如下:B3高抗Ph1生理小种、感Ph2生理小种、抗Ph3生理小种。B42抗Ph1生理小种,感Ph2和Ph3。秦椒1号抗Ph1生理小种,感Ph2和Ph3,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介于B3和B42之间。6.以秦椒1号为接穗,采用劈接法进行嫁接获得秦椒1号自根嫁接苗和以CM334为砧木的嫁接苗。选用辣椒疫霉菌Ph3生理小种(HX-9)作为侵染病原菌,用离体叶片接种法对两种嫁接苗和未嫁接的秦椒1号进行抗性鉴定,结果如下:以CM334为砧木的嫁接苗抗病性提高,在接种48h后,发病率比未嫁接时减少了10.8%,病情指数降低了4.2,表现为中抗辣椒疫霉菌Ph3生理小种。自根嫁接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比未嫁接时提高,抗病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