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细胞肝癌占肝癌总数的70-90%,肿瘤发生转移是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手术切除依然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肝癌中晚期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大部分选择索拉非尼进行传统化疗,然而索拉非尼治疗效果有限。因此我们希望发现新的药物靶点,为肝癌治疗提供新手段。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不同转移能力肝癌细胞系的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出转移相关基因Shc3,分别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芯片数据。检测临床肝癌病人组织标本中Shc3的表达量,结合实验结果和临床病理资料分析考察Shc3与转移、病理分期和不良预后的关系。构建稳定表达的Shc3高表达和降表达肝癌细胞系。通过生长曲线实验、划痕实验、趋化实验、侵袭实验观察Shc3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利用蛋白质谱学方法寻找与Shc3相互作用的蛋白。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Shc3下游激活通路。用裸鼠皮下成瘤模型和原位肝癌移植模型考察体内Shc3表达对肝癌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发现肝癌细胞中Shc3表达量与肝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33名肝癌患者的癌组织中Shc3的mRNA水平对比癌旁组织显著升高。对52名肝癌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染色,结果分析发现Shc3的表达量与微血管侵袭、肿瘤病理分期、AJCC分期和不良预后存在正相关关系。细胞实验验证Shc3能促进肝癌的增殖能力,转移能力和侵袭能力。质谱分析得出Shc3与MVP发生相互作用,MVP作为一个骨架蛋白形成一个Shc3/MVP/MEK/ERK的蛋白复合体促进MEK和ERK的激活,并且独立于Shcl和c-Raf通路。Shc3和MVP的相互作用会进一步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肝癌细胞的转移。Shc3在恶性肝癌中的显著性高表达是因为Shc3上游启动子区域去甲基化后促进c-Jun与启动子的结合。同时,Shc3的高表达也会促进p-c-Jun的升高形成正反馈回路。构建裸鼠皮下成瘤模型和裸鼠体内肝癌原位移植模型,在小鼠体内Shc3高表达促进肝癌的转移。结论:基因芯片数据和临床数据显示Shc3的表达量跟肝癌细胞转移能力成正相关。在体外实验Shc3表达促进肝癌的增殖、转移和侵袭。质谱分析得出Shc3与MVP发生相互作用,形成Shc3/MVP/MEK/ERK复合体在独立于c-Raf和Shcl的情况下激活MEK/ERK。Shc3能通过MVP和ERK来调节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转移。SHC3启动子区域去甲基化后能促进转录因子c-Jun与其结合进而促进Shc3的表达,高表达Shc3也能促进p-c-Jun的表达形成正反馈回路。在体内实验中,高表达Shc3能促进肝癌的增殖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