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降低城市污水厂磷的排放浓度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措施与方法.后置内源反硝化技术(即饥饿胁迫条件下)可提高厌氧区的释磷量、除磷效率及减少产泥量,但预缺氧区二次释磷概率显著增加,使工艺调控的盲目性随之增加。厌氧条件对PAOs释磷量及系统除磷效果的影响,而对预缺氧区或二沉池饥饿胁迫下PAOs的二次释磷产生机理及对系统除磷的影响缺少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利用SBR反应器(厌氧/好氧/缺氧/再好氧/预缺氧运行
【基金项目】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M632961)“饥饿胁迫条件下生物除磷与微生物种群演替量化关系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降低城市污水厂磷的排放浓度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措施与方法.后置内源反硝化技术(即饥饿胁迫条件下)可提高厌氧区的释磷量、除磷效率及减少产泥量,但预缺氧区二次释磷概率显著增加,使工艺调控的盲目性随之增加。厌氧条件对PAOs释磷量及系统除磷效果的影响,而对预缺氧区或二沉池饥饿胁迫下PAOs的二次释磷产生机理及对系统除磷的影响缺少深入的研究。本研究利用SBR反应器(厌氧/好氧/缺氧/再好氧/预缺氧运行模式称为双重后置反硝化工艺)探讨预缺氧工序中预缺氧时间与系统除磷效果的关系。取系统中不同运行阶段的活性污泥进行宏基因组测序,综合分析污泥中的微生物菌落结构变化以探究污水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系统除磷效果的对应关系。本研究得出结果如下:后置反硝化工艺中预缺氧时间在0-3h范围内变化时,对系统COD、氨氮、和TN的去除影响很小。当进水COD浓度在350-258mg/L的范围变化时出水浓度始终能够稳定在20-45mg/L之间,COD去除率达到90%以上;进水的NH4+-N浓度在30mg/L左右而平均出水的NH4+-N浓度都在0.01~0.5 mg/L之间,去除率接近100%;进水TN浓度稳定在30-35mg/L之间,出水TN稳定在10-13mg/L去除率稳定在60-65%相差不大。后置反硝化工艺中预缺氧时间在0-3h范围内变化时,对TP的去除有显著的影响。当进水TP含量全程保持在4.56-4.92 mg/L,随着预缺氧时间由0增加至3h出水TP浓度由0.85mg/L显著增加至3.5mg/L除磷效率由预缺氧时间为0时的82.4%显著降低至3h时的22.3%。在预缺氧时间不高于120min时,后置反硝化系统的除磷效率都在60%以上,系统除磷效果较稳定。在预缺氧时间高于120min时,系统的除磷效率断崖式降低到37.2%和22.3%除磷功能遭到破坏。后置反硝化工艺中预缺氧时间在2-3h范围内变化时在系统的预缺氧段出现了无效释磷现象,并对预缺氧时间与无效释磷量的影响进行了探究,预缺氧时间为2h-3h时无效释磷量分别为0.15mg/L、1.51mg/L和1.82mg/L无效释磷量随预缺氧时间的升高逐渐升高而除磷效率却逐渐由63.04%下降至22.3%预缺氧时间与无效释磷量除磷效率皆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分别在门、纲和属三个分类水平上对后置反硝化SBR系统的初始污泥、驯化后及不同工况下的活性生物样本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及相对丰度进行绘图分析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预缺氧时间的改变逐渐发生变化。得到了关键功能菌群随着预缺氧时间变化的演替规律:对于脱氮过程相关的关键功能菌属An AOB总含量与预缺氧时间呈正相关。在各个阶段系统中主要的DNB菌属均有检出,DNB菌群总含量一直维持在1%左右不是系统的主要功能菌群,所以可以推测本系统脱氮除磷效果一般,这和污染物去除结果一致。对于除磷相关功能菌属典型的DPAOs菌属:Saccharibacteria genera incertea sedis和Pseudomonas等与典型的PAOs:Acinetobacter和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等均随着预缺氧时间的变化,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过驯化后系统除磷效果得到提升。当驯化期结束后系统运行稳定后随着SBR反应器预缺氧时间的增加,DPAOs和PAOs的总含量大幅度降低。统除磷效果大幅下降,系统除磷功能遭到破坏。这与各工况下的TP去除效果结果一致。当预缺氧时间由3h调节到0后,系统中各除磷功能菌含量发明显变化统中除磷功能菌含量大幅升高,系统除磷功能恢复。除磷系统的常见GAOs随着预缺氧时间的升高逐渐升高,与系统中PAOs和DPAOs的变化相反,PAOs在与GAOs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可以通过控制预缺氧时间来对后置反硝化工艺进行调控使其达到最佳的污染物处理效果。
其他文献
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的燃烧导致了严重的气候和环境问题,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更高效的能源转换和存储系统。而解决能源问题锌-空气电池的研发居于重要地位。虽然Pt族贵金属基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活性,低的储存量和稳定性极大地限制了他们在上述电化学装置中的应用。因此,急需要研制出高性能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近期,金属-有机框架(MOF)衍生的过渡金属基电催化剂由于具有高的孔隙率、大的比表面积及多活性中心
癌症的诊疗一体化是一种将疾病的诊断、监测与治疗有机结合的新兴生物医学技术,功能性纳米材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论文利用p H响应性沸石咪唑酯骨架结构材料(ZIF-8)封装二氧化钛纳米粒子(TiO2NPs)和NaGdF4:Yb3+,Tm3+,Nd3+上转换纳米粒子(UCNPs),并负载姜黄素(Cur)进行诊断和治疗。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以乙二醇为溶剂用溶剂热法制备上转换纳米粒子NaGdF4:Yb
C–C键的选择性活化是有机化学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它通过改变碳骨架来制备其他方法难以获得的有机化合物。在现有的C–C键裂解转化中,使用重氮化合物或其前体将碳原子插入C–C键是建立高选择性和复杂性分子的有力手段,这一策略已成功应用于天然产物的全合成中。使用重氮化合物作为卡宾前体和环状/非环酮类衍生物发生反应仅能得到sp~3杂化的碳原子同系化产物。然而,具有sp~2杂化的碳原子同系化产物的C–C键插入
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中含有易燃液态有机电解质,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安全问题。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易燃有机液态电解质是解决锂电池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各种类型的固态电解质中,复合固态电解质(CSEs)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电解质。本学位论文的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静电纺丝技术成功制备了Al4B2O9纳米纤维(Al4B2O9NFs),并将其填充在PEO聚合物基体中制备了复合固态电解质Al4B2O9
随着荧光成像技术和超分辨显微技术的发展,荧光探针以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响应迅速和技术简易等优点,已成为生物传感和成像领域的强有力工具。目前荧光探针的研究热点是开发性能更加优异、多样化的新型探针来检测关键的生理过程和生物物种。本论文利用苝母体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设计合成了两种细胞器靶向的荧光探针并将其应用于活细胞成像,为进一步了解疾病进展过程中细胞的内部变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工具。还利用苝衍生物设计
硫属化合物具有的优异的光热、光电性质,在光学治疗、生物传感器和催化领域得到了各种应用。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由于稳定的发光性能和较低的生物毒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由二者复合构筑的纳米多功能复合材料将在生物光学疗法和多模成像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本论文通过简单高效的液相法将二元/三元硫属化合物半导体与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相结合,构筑了具有优异磁-光-热多功能特性的纳米复合材料,并且
近年来,人类社会面临着严重的能源短缺,发展绿色可持续能源至关重要。缓解能源危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如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水裂解池的有效和合理使用。在上述能量存储和转换技术中,催化剂的活性决定性的作用,可以加速电极反应动力学,减少所涉及的电化学反应包括氧还原反应(ORR)、氧析出反应(OER)和氢析出反应(HER)的过电位。但是,由于贵金属的价格昂贵、低储量和差的稳定性的缺点导致
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A)不仅具有超过一般材料的弹性,特殊的形状记忆效应,出色的阻尼能力,强大的耐腐蚀性和优秀的耐疲劳性,还具有自我感知和自我适应的特性,是用于结构振动控制的理想材料,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形状记忆合金的特有的能力,本文主要进行了关于超弹性SMA棒材的力学性能试验,提出使用超弹性SMA棒材代替现有防振锤中易发生断股状况的钢绞线,并利用其对斜拉索进
近年来,随着超级电容器在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航空航天等行业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的需求日益提高。电极材料是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主要因素。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之一,因其可以提供较高的理论比电容及能量密度而被广泛研究。然而单一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电极材料通常难以发挥其实际应用价值。因此,本文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泡沫镍基底上制备了两种形貌的Cu O材料,并以此为基体采用
违约金制度的设定,一方面是为了担保合同的顺利履行,另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合同的法律保护性。在合同订立时,当事人通常会对违约金作出约定,有约定违约金计算标准的,也有约定具体金额的,但是合同履行过程是复杂的,履行情况也可能多变,违约情况时有发生。因违约原因多样,所以在违约行为发生后,法院如果按照合同约定判决违约金数额,可能会出现不公正结果的情形,基于法律的价值判断,法官通常会对合同约定的违约金计算办法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