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铁路通信的高可靠性要求和高铁用户的对于语音和数据业务流畅使用的需求,面对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无线信号覆盖、同频干扰、无线信号传播损耗、多普勒效应等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了采用无线中继技术来克服通信问题的思路。从理论上就无线中继在高速铁路环境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针对前向放大中继方式,本文基于高铁现场实用模型从大小尺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干扰的产生,通过仿真和计算,并根据铁道部规范提出了合理的避免干扰的网络建设方案,即:当基站和中继均采用天线发射信号时,基站和其相邻的中继之间的距离必须要满足≤2.19km,单网交织覆盖时需要≤1.68km;两个相邻的中继之间的距离必须要满足≤2.40km,单网交织覆盖时需要≤2.07km;在隧道区,采用中继和漏缆共同覆盖时,隧道内外相邻的中继之间的距离最好保证≤1.85km,单网交织覆盖时需要≤1.80km。针对解码转发中继方式,本文考虑将中继节点设置在列车上的通信模型,并提出了移动中继节点的工作流程。然后,创新性的以WINNERⅡ信道模型为基础进行了时速360km/h的通信质量半实物仿真,得出了呼叫建立时间11.8秒,97.90%的呼叫成功率,传输干扰产生的误帧率约为7.66*10-3%,约99%的下行接收质量在4级以上的结果。证明了其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的技术优势,也为其在未来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