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然而人均却居于世界平均水平以下。与此同时,水环境污染更加剧了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因此,减少废水排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工业废水进行回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在工业废水实际回用中,当企业循环冷却系统换热器为铜质时,回用水水中氨氮浓度应小于1 mg/L。针对沸石粉在氨氮废水深度处理过程中,出现固液难分离、可操作性差、出水浊度增大等问题。运用相转化法,选取安全、加工简单、经济的醋酸纤维素作为复合材料的基础材料,固定人造沸石粉,制备人造沸石-醋酸纤维素复合材料。本论文利用氨氮废水进行研究。通过表征分析、静态实验、动态实验对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复合材料处理氨氮废水的影响因素以及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具体结论如下:通过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中各组成成分质量比例优化:醋酸纤维素、人造沸石、丙酮三种成分质量比为4:1:30时,复合材料可以稳定连续制备。利用BET测定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20.632 m~2/g,总孔容0.109 cm~3/g,平均孔径25.018 nm。通过SEM照片可以看出复合材料上人造沸石分布均匀,人造沸石表面孔道密布。通过复合材料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静态实验,得出最佳处理条件:人造沸石粒径分布在0.15 mm~0.25 mm之间,pH=6.9,氨氮废水初始浓度5.0 mg/L,温度设定为25oC。在最佳处理条件下,氨氮废水中氨氮去除率达86.3%,出水氨氮浓度0.7 mg/L。该浓度符合当企业循环冷却系统换热器为铜质时,回用水中氨氮的浓度要求。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和Langmuir等温线模型均能很好的描述该反应,但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拟合相关性要优于Langmuir等温线模型。该处理过程是吸热反应。Langergen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更好的拟合该处理过程。通过复合材料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动态实验,得出最佳处理条件:复合材料投加量10.0 g,流速0.8 m/h,折叠次数3次。在最佳处理条件下,氨氮出水浓度低于1 mg/L。考察了复合材料的再生和循环使用功能,复合材料再生5次之后,对氨氮的去除仍有91%的处理效果。本论文使用复合材料对实际氨氮废水A、B进行深度处理,可以有效的去除废水中氨氮。A、B两种实际废水出水氨氮浓度均低于1 m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