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0年10月至1921年4月,鲁迅集中译介了阿尔志跋绥夫,这位俄国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作家。翻译活动对鲁迅思想和艺术上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鲁迅思想中的个人主义,以及他与阿尔志跋绥夫的关系,并不是鲁迅研究中的一个新课题。80年代比较研究热的兴起,研究者由探讨鲁迅与俄国“黄金时代”作家的关系转向了对鲁迅与“白银时代”作家的分析。阿尔志跋绥夫如出土文物般,受到研究者的追捧。迄今为止,这一课题中研究界已经形成一些定论,但都缺乏深刻系统的探究。前人论述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分析鲁迅思想中的无政府主义因素及表现,二是勘察鲁迅对以阿尔志跋绥夫为代表的俄国作家的译介与借鉴,三是理清阿尔志跋绥夫对鲁迅思想和艺术上的影响。在鲁迅与阿尔志跋绥夫这一研究课题中,前人往往忽略了鲁迅“个人主义”思想的演变,以及对阿尔志跋绥夫的接受过程。鲁迅对阿氏的评价由偏于肯定逐渐走向偏于否定。以鲁迅与阿尔志跋绥夫的关系为切入点,探讨鲁迅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征,依然是一个诱人的选题。鲁迅以“人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消长起伏”自况,这既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突破口,也成为一个学术阐释的难题。笔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与看法。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章,鲁迅译介阿尔志跋绥夫的前理解。鲁迅“个人主义”的思想底蕴与其早期作品的风格特征是他接受阿尔志跋绥夫的两个动机。第二章,阿尔志跋绥夫对鲁迅思想与艺术上的影响。阿氏对“黄金世界”的梦的批判,更坚定了鲁迅对“反抗绝望”的路的选择。鲁迅对“绥惠略夫”复仇的辨析中,羼杂的更多的是救赎。在鲁迅小说《祝福》、《弟兄》,散文《范爱农》等作品中,可以看到一些阿尔志跋绥夫的影子。第三章,鲁迅对阿尔志跋绥夫的超越与扬弃。阿尔志跋绥夫只是鲁迅整个翻译活动的“冰山一角”,译介阿氏之后,鲁迅的翻译趣味发生了转变。1926年是鲁迅人生中关键的一年,在摒弃阿尔志跋绥夫的同时,鲁迅经历了从自我调整到自我超越的艰难蜕变。最后,鲁迅与阿尔志跋绥夫这一研究的天平并不平衡,阿氏对鲁迅成为一个伟大文学家和思想家有重要作用,但不是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