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十年来,在国外第二语言习得和外语教学领域,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已经证实,学习者和操目的语者,教师或同伴之间在进行真实意义交换时所发生的意义协商有助于学习者注意到目的语的形式,从而促进习得的发生。近些年来,国内外大量的研究都集中在任务的类型和性质对学习者意义协商的影响。但是从学习者自身的角度进行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用实验的方法对我国大学英语学习者在结对完成口语交际任务时,他们之间不同的英语水平对意义协商的数量和类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试图回答以下两个问题:(1)学习者水平对学习者之间意义协商的数量产生影响吗?(2)学习者水平对学习者之间意义协商的类型产生影响吗?兰州交通大学一年级六十名随机产生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作为被试参与了本次实验。被试通过测试首先被分为三十名高水平学习者和三十名低水平学习者。继而再随机组合成三个小组:高水平组(高-高),低水平组(低-低),和混合水平组(高-低)。每组二十名(共十对)学习者。学习者结对完成寻找图片差异任务。每对学习者中一名学习者持图片A,另一名学习者持图片B.图片A和图片B大体相同,但有十处差异。学习者不允许看对方所持的图片,只能靠用英语描述自己所持的图片或询问对方来寻找两幅图片的差异。学习者之间完成任务的英语对话都被录音并被转换成文字,然后统计出每对学习者在完成交际任务时所发生意义协商的数量和类型。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观察学习者的不同水平是否对学习者之间产生的意义协商的数量和类型造成影响。此外,在实验后,所有的被试还要求用回顾的方法填写一份在具体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关于意义协商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并从每组被试中随机抽取十二名被试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被试在进行意义协商时的心理过程,结果表明被试在意义协商过程中的心理过程和实验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本项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学习者的英语水平对学习者之间意义协商的数量能够产生影响。高-低水平之间所发生意义协商的机会比低-低水平和高-高水平之间的多。然而,学习者的水平对学习者之间意义协商的类型却没有影响。作者从理论上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本项研究的结果对中国大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在任务型语言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将高水平学习者和低水平学习者搭配结对,完成任务;以便为学习者创造更多进行意义协商的机会,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对目的语的语言形式进行内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