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种内分泌和糖脂代谢紊乱性疾病,其发病率高,约5%-21%,占排卵障碍性不孕的50-70%。临床上以卵巢功能障碍为显著特征,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不孕、多毛、痤疮及肥胖等。且PCOS存在多种远期并发症,如引起心血管疾病、肿瘤等,已经成为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疾病之一。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较复杂,目前仍然是妇科研究领域中的重点和难点。“腹针疗法”是由北京中医药进修学院腹针疗法培训中心主任——薄智云教授首创的,是在经过30多年的反复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整理出来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新的针灸方法,继承了祖国传统医学和结合现代医学对经络的研究成果。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神阙调控系统”为核心,运用中医的理、法、方、穴,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达到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和治疗局部的作用,从而治疗全身疾病,具有痛苦小、见效快、疗效稳定、适应证广等优点。由于腹针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的应用和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逐渐有研究者开始运用腹针治疗妇科疾病,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本研究以腹针疗法治疗无高雄激素表现的,且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患者,旨在观察及评价腹针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对其作用机理的研究提供临床和实验依据。目的:通过科学的、严谨的临床实验研究的方式方法,观察及评价腹针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对符合条件的53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腹针组(治疗组)28例、克罗米芬组(对照组)2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月经情况、受孕情况等)、基础体温、卵泡发育和排卵情况、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厚度及分型、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对观察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腹针治疗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排卵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①腹针组妊娠率为34.62%,略高于西药组的29.17%,但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腹针组和西药组的排卵率分别为65.33%和73.24%,西药组略高于腹针组,但经x2检验,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过程中腹针组的着床窗期子宫内膜厚度(x±S)明显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排卵日,腹针组中测得A+B型内膜所占比例为84%,西药组中A+B型内膜所占比例为63.38%,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腹针组A型内膜占54.67%,西药组A型内膜占36.62%,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两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腹针组治愈率为34.62%,总有效率为69.23%,西药组治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75.00%,经x2检验,两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⑥经治疗后,两组子宫动脉PI、 RI较前均降低,腹针组的子宫动脉PI、RI下降均较西药组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针能够诱导肾虚血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患者的排卵,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能提高子宫内膜的容受性,以提高妊娠率,是一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