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相山早白垩世火山盆地位于近东西向赣-杭构造火山岩型铀成矿带与南北向大王山-于山花岗岩型铀成矿带的交汇处,发育于青白口系浅变质岩组成的雪峰-加里东期北东东向潭港-相山复式背斜的核部。本论文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山火山盆地三维地质调查”项目,在详细收集分析相山火山盆地地层、构造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精细构造剖面测制、路线勘查、探槽揭露、节理统计分析,结合近年来获得的钻孔资料,系统研究了相山火山盆地,特别是北部地区的主要构造特征。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成果与认识:(1)相山火山盆地发育于青白口纪浅变质基底之上,经南北向挤压的雪峰-加里东期构造运动,基底变质岩系形成北东东向褶皱,由北向南分别为培坊倒转向斜、潭港-相山复式背斜和南美峰向斜。相山火山盆地发育于潭港-相山复式褶皱东端核部。(2)相山火山盆地北部地区发育有三条北东向主干断裂,即邹家山-石洞断层和巴前-袁家山断层和布水-上泥浆断层,受遂川-德兴深断裂的影响,这些北东向断层为研究区的主要构造行迹,其活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加里东期-燕山期主要以左行走滑为主,燕山晚期表现为伸展拉张作用,喜山期则主要体现为区域挤压作用。(3)相山火山盆地北部地区近东西向逆断层为一系列产状一致,性质相似的高角度逆断层,形成时间可能早于早白垩火山活动时间。该断层可能形成时代可追溯致加里东期,伴随近东西向复式背斜的形成而产生,具有多期活动的特征。相山火山盆地北部近东西向逆断层可能经历了以下演化阶段:加里东期,在基底复式褶皱形成过程中,形成与褶皱枢纽产状一致的纵向逆断层。后期随着北东向遂川断裂及其旁侧同向的断层活动,这些近东西向断层作为北东向断层的次一级断层也发生活动。由于北东向断层的左行走滑,导致沿其旁侧的近东西向断层在局部应力场下发生逆冲作用。燕山中期,由于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使得地壳深部岩浆上涌并产生侧向挤压,在北部盆地边缘先存的这些近东西向断层进一步发生逆冲活动,并在火山活动晚期,次火山岩随断裂面侵入形成岩墙。燕山晚期至喜山期,在区域内挤压、拉张作用的影响下,这些近东西向断裂随着其旁侧主断裂一起复活,在局部拉张和挤压的应力场下发生逆断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