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后期开发时期,主要采用注水开发模式以维持地层压力和提高采收率。河南油田已全面进入后期开发阶段,修井作业量也随之增大,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修井污水。修井污水含有大量的石油类物质和难于降解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等污染物,污染源分布较广、种类繁多、具有一次性排放多等特点,目前通常采用污水池自然晾晒的办法来处置修井污水。自然晾晒的修井污水如不加以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后期开发时期,主要采用注水开发模式以维持地层压力和提高采收率。河南油田已全面进入后期开发阶段,修井作业量也随之增大,同时产生了大量的修井污水。修井污水含有大量的石油类物质和难于降解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等污染物,污染源分布较广、种类繁多、具有一次性排放多等特点,目前通常采用污水池自然晾晒的办法来处置修井污水。自然晾晒的修井污水如不加以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是修井污水处理后回注地层,本文将针对修井污水回注处理技术进行实验研究。而修井污水回注地层必须满足《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和分析方法》的水质标准要求,确保修井污水处理水达到标准后才能回注,还要对处理水的配伍性和岩心的渗透率伤害率进行评价,以确保修井污水处理水回注地层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现场调研的方法,进行了文献资料和基础数据采集,掌握国内外修井污水回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现场调研污水处理技术的实际情况,查找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确定了最佳的加药方案:p H值调节剂选用复合p H调节剂,添加比例Na OH:Ca O为4:1,调节p H值为7.5左右;氧化剂为过氧化氢,其投药量控制在60mg·L-1以上;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p H值控制在7-8范围内最佳,最佳投药量为20mg·L-1;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最佳的投药量为4mg·L-1。还改进优化了污水处理流程:p H调节→氧化→沉降分离→絮凝沉淀→反渗透膜过滤处理。其次,对修井污水处理水的水质进行评价分析,各项指标都满足了回注水的标准要求,确保了修井污水处理水达到了回注地层的水质要求。最后,对处理后对修井污水进行配伍性实验研究,应用比浊分析法、成垢离子和垢物质量分析法说明了各修井污水处理样本与地层水、回注水有着良好的配伍性。同时对处理后的修井污水进行岩心驱替实验研究,得出的岩心渗透率伤害率都在20%以下,根据判定标准可判定对储层的渗透率无伤害。最终,验证了河南油田修井污水处理技术是科学的,回注地层是可行的。它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了河南油田修井污水回注处理技术的发展,并且能给西部油区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提供实验基础和参考作用,对河南油田的高质量、绿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海洋石油勘探的不断深入,为了适应新勘探形势下地震资料精确成像的要求,海洋地震采集技术不断地创新和发展。地震采集设计与评价技术是通过室内计算机模拟不同采集参数条件下野外作业的效果,最终实现地震采集参数的优化。本研究课题通过对海上区块原有地震资料的处理分析,针对现有资料频率偏低、分辨率不高、多次波发育、深层成像偏弱等问题,通过地震采集设计优化研究,为地震资料采集提供可靠的参数,并且通过照明分析,不
为了解放西湖凹陷低渗、致密储层的天然气产能,近年多口探井实施了储层压裂改造工作,但是受限于平台作业环境,无法使用陆地上比较成熟的微地震压裂监测技术,长期以来缺少有效的压后评价方法,特别是对压裂缝高的评价,当压裂后出水时,无法判断是本层出水,还是压裂缝高超出设计范围,沟通目标层上下的水层所致。对此本文提出了利用压裂前后阵列声波各向异性、纵波速度层析成像、偶极声波远探测成像对比来评价压裂缝高的技术方法
本文重点针对高邮凹陷刘五舍地区构造解释及储层反演预测精度的方法开展研究,总结其中的关键技术,总结地区主要反射层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构造发育模式及成长演化规律、探索适合有效的砂泥岩薄互层的高精度地震反演方法;同时通过高精度反演技术在刘五舍的实践应用,有效地提高了薄砂体储层表征精度,通过研究,取得以下4项主要成果:1、完成本区主要反射层在剖面上的反射特点分析、小断层识别方法研究、构造样式总结及主要断
现河采油厂稠油油藏以超稠油、特超稠油类型为主,温度敏感性较强,由于稠油井不同生产阶段含水率与温度变化较大,原油粘度变化也较大,从而影响了抽油机生产载荷,高粘度原油加大了抽油机负荷,增加了能耗。因此,分析影响稠油井筒举升问题,必须结合稠油的不同组分、不同含水率、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油水混合液粘度进行动态分析。本论文主要选取了现河地区不同区块、不同粘度区间的稠油井,开展不同温度、不同含水条件下的稠油乳化粘
农村扶贫开发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家为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对贫困人口采取的具体措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效更是直接影响小康社会在人们心中地位的关键因素。我国在未制定中央层面的农村扶贫开发法律前,农村扶贫开发类地方性法规作为指导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制度,在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止2019年底,全国共20个省级行政区域制定了农村扶贫开发类地方性法规。已制定的法规文本结构的合理性、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哈6区块在其地质特征上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开发矛盾逐渐暴露。油田两个递减居高不下,油田增产主要靠新井投入,导致油田稳产形势严峻,亟待采取可以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措施。本文在深化哈6区块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油藏生产的特点,通过开展油藏工程评价,研究可以实现油藏合理开发的技术对策,通过制定相应的挖潜、治理对策,减缓哈6区块产量递减,提高油藏最终采收率。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哈6
玛湖凹陷三叠系地层岩性油藏是近年来新疆油田石油勘探主攻领域,但由于百口泉组储层物性差,含油气性差异较大,产量不稳定,储层敏感性特征急需深度剖析,有效储层形成机理有待明确。针对玛湖凹陷三叠系百口泉组玛北斜坡区和玛西斜坡区储层敏感性特征复杂的特点,展开储层控制因素与有效储层形成机理研究,从储层特征差异分析,结合前人储层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探寻影响储层敏感性特征的主控因素,为合理开采、产能设计等开发方案
华北油田西柳10断块目前已进入综合含水为88.5%的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采出程度低、水驱动用程度较低,层间矛盾突出,并且120℃的高温低渗透油藏,是该断块目前存在的重点问题。进行常规提高采收率技术应用的难度较大,尽管近几年调驱技术已经进行了广泛而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但效果越来越差,主要存在长期稳定性差、成胶强度弱、封堵性能弱等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原油的采出程度。本论文在全面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
沁水盆地南部高阶煤煤储层为特低渗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开发实践表明,水平井开发技术是提高煤层气采气速度和开发效益的有效途径。研究区于2006年开始规模开发,但开发上表现为不同区块、不同井型水平井开发效果差异大、低产井比例高、治理难度大等难题。因此,切实有必要开展水平井开发特征研究,明确单井产量主控因素,指导研究区内水平井适应地质特点的优化设计和增产改造,从而实现高效开发,为水平井
数据采集系统的建立,可以实现数据报送中逻辑、总分、完备性、合法性等问题的校验,提高地方金融组织统计数据的审核效率和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