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系统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医务人员开展其有效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于2016年10月~2017年6月选取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医院心内科住院的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心内科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系统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用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心衰知识问卷、中文版心力衰竭自我护理指数量表、明尼芬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心衰患者再住院及急诊就诊情况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知识水平、自我护理行为、生活质量、再住院及急诊就诊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共有81例心衰患者完成全部资料的收集,其中干预组40例,对照组41例。干预前,对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衡可比。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比较: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知识水平比较: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知识水平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行为比较: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护理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住院及急诊就诊比较:干预组患者再住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急诊就诊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系统干预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知识水平及自我护理行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系统干预能够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急诊就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