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内部公平是教育公平在微观层面上的体现,是教育公平的核心。学生作为学校中的主体,是否能够切实感受到被公平对待是实现学校内部公平的关键。研究发现,学生的公平观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变化。对初中生而言,他们眼中的公平更多的是平等对待。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视角,以学校中的家庭作业为载体,通过学生访谈、文本分析和学生问卷的方法,从初中生的眼中来考察学校的公平状况。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关注在家庭作业布置、批改和讲评三个环节中学生在机会获得方面是否受到平等对待,体现机会公平;其次关注教师是否对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体现差异公平。在差异对待中,特别强调对后进生的补偿对待。调查结果表明,在初中生看来,家庭作业中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具体来说,表现为:在家庭作业布置环节,机会公平和差异公平均处于比较低的位置。此外,虽然在学生性别上不存在差异,但是在学生成绩、学生年级、教师和学科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家庭作业批改环节,虽然教师对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平等对待,但是存在忽视后进生的现象,且同样存在学生成绩、学生年级、教师和学科上的差异;在家庭作业讲评环节,机会公平和差异公平同样处于比较低的位置。从差异分析来看,在学生性别、学生年级、学生成绩和学科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落实家庭作业公平的对策和建议:一是在家庭作业布置中,教师应做到同中求异;二是在家庭作业批改中,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后进生;三是在家庭作业讲评中,教师和学生应提高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