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经济增长理论、能源经济学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基础,测算出2005-2010年间中国31个省域的碳生产率,并先后分析了碳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首先对利用近年来可观测的数据对31个省区的碳排放量进行了估算,进而测算了各省区的碳生产率;然后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中国省域碳生产率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描述性分析,采用图表直观说明了空间分布格局演变,并对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依赖性进行检验;最后采用最小二乘估计、空间误差模型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方法对开放度、公共投资、产业结构、能源价格以及人口数对碳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分析。具体而言,首先简述了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文献综述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作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在保持经济的同时如何实现减排承诺成为了当前中国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问题,将GDP与碳减排量作为一个指标来考虑经济的发展才能在保证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提下实现低碳发展。而碳生产率作为衡量单位碳消费量所带来的经济增长的指标具有研究意义。结合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的研究,本论文发现目前国内对于碳生产率的研究相对较少,而在对全国省域范围内的碳生产率的研究文献上更加缺乏,因此本文利用空间计量分析方法,分别采用空间探索性分析和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对中国省域范围内的碳生产率情况进行研究。本论文通过搜集一次能源的数据资料,并利用碳排放量的估算公式测算全国省域的碳排放。在对中国31个省区的碳生产率分布情况进行模型估计时,采用了基于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C-D双对数模型,地区GDP作为产出变量,省区碳排放量、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作为投入变量。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表明除了在2009-2010年,全国省域全要素碳生产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外,2005-2010年间各地区的全要素碳生产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中国省域全要素碳生产率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布模式。其中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处于中高水平位置的多为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区,处于增长阶段的省市亦是经济上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区位优势逐渐凸显,形成了环沿海高水平集聚的空间模式。通过空间自相关与空间依赖性检验得知全国省域全要素碳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依据空间探索性分析的结果得知在空间集聚效应的存在,从而推测导致空间相关性的原因是溢出效应的存在,进一步采用空间回归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碳生产率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建立最小二乘估计与空间误差模型,选取各地区生产总值、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之比、能源价格、财政支出、总人口数和外商投资额等指标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在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的比值、人口、能源价格、外商投资和公共投资等几个影响因素中,能源价格是影响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为了探索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溢出效应,通过对基于距离2、3、4、5、6等5个最近邻居的邻接矩阵进行空间依赖性检验,结果显示最佳的空间权重矩阵是基于5个最近邻居的权重矩阵,能源价格依然是影响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其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与经典最小二乘法(OLS)的模型估计结果相似,但是权重有所变化。这意味着一个地区的全要素碳生产率不仅受到周边邻近地区全要素碳生产率的相互作用,而且还受到区域间结构差异的误差冲击,从而会产生空间非平稳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空间上本论文利用地理加权回归估计模型估计每个参数。得出省域能源价格、外商投资和人口数量对全要素碳生产率影响存在空间差异,两者呈正相关关系。公共投资、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之比与我国省域全要素碳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最后对本文的结论进行总结,并给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及本论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