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提供了有力契机,公安交通公共服务作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软件支撑,其作用不可小觑,并将日益凸显。天津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了提高服务水平做了很多努力,但与现实需求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基于此,本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背景对天津市公安交通公共服务进行改进研究。本文分别对公共服务理论、区位理论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进行简要概述,提出公安交通公共服务的概念,并对其进行内涵界定和分类。通过对15名30岁左右的青年驾驶员进行面对面的个人访谈调查,对天津公安交通公共服务存在问题进行定性分析。以定性分析结果为依据选取评价指标,设计了一份题为《天津市公安交通公共服务水平满意度调查》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软件进行发放回收。对调查问卷得出的206条有效数据进行频率、描述、t检验、单因素方差、Pearson相关等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交通参与者对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满意度不高,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出行方式、职能掌握程度的交通参与者对服务水平满意度评价有显著性差异,交通参与者对进京证持质疑态度的比例较高,交通参与者的意见建议集中为区域协同、通行及办事效率、服务人性化、加强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等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运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结合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本文分析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天津公安交通公共服务提出了快捷便利需求、区域协同需求和精细化需求,天津公安交通公共服务应将功能定位于为路网做好配套服务,为物流企业提供道路交通安全保障,以弱势交通参与者群体为基准提供服务。为力求缩小实然与应然的差距,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改进对策,分别为转变公安交管部门管理理念,增强公安交管部门服务主动性,推进公安交通公共服务标准化,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服务性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增强公安交管部门区域政策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