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系统是生命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人民生活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历次灾害性地震表明,电力系统在地震中的易损性极高,一旦发生破坏,将严重影响灾区人民的生活、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的展开。5.12汶川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损失,但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震害资料,通过对震害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电力设施的易损性,了解其在不同地震动强度下的易损性和震害特点,对于提高电力设施抗震性能研究,实现电力设施震害和功能失效的快速评估等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基于汶川地震强震记录,利用插值算法推断出汶川地震动场,通过对汶川地震电力设施震害资料的整理分析与统计回归得到基于地震动参数电力设施的易损性分析结果。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介绍了国内外电力系统抗震研究的方法及发展趋势,总结了电力系统抗震研究的现状。(2)将汶川地震420个台站的强震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处理,计算了水平向峰值加速度和加速度反应谱值;对几种插值方法进行了介绍与对比,选取克里金插值方法计算汶川地震水平峰值加速度值及周期为0.1秒、0.2秒、0.3秒的水平加速度反应谱值的分布,从而推定了受灾地区变电站位置的地震动参数表示的强度值。(3)对汶川地震电力设施震害资料进行了分析,经过统计回归得到了基于地震动参数高压电气设备的损坏概率、变电站设备破坏的发生率,同时,基于震后变电站房屋鉴定资料整理出了变电站主控制室的震害矩阵。(4)经过统计回归得到基于峰值加速度和0.1-0.3秒谱加速度平均值变电站恢复供电时间的回归曲线,对不同地震动强度下变电站的功能失效模式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