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前准备期是校长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校长职业准备(principal preparation)是实现校长“职前专业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校长更替、校长专业发展、学校可持续领导在研究和实践层面的不断推进,校长职业准备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日益凸显。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校长专业化的研究主要关注职后阶段,忽视了职前环节,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校长专业发展和校长队伍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职业准备是美国校长专业发展的重心,具有悠久的历史,并不断走向专业化、规制化和系统化。全国性的专业协会,如ISLLC、ELCC,通过开发和实施校长专业标准和准备项目标准,提出了对未来校长和培养这些校长的准备项目的期望和要求,致力于培养以学生和学生学习为中心,具有教学、管理和领导才能的校长人才,凭借“标准引领”推动校长职业准备的专业化;各州的政策制定者,通过利用校长执照监管和准备项目批准这两大政策杠杆,规定申领校长执照、获得项目批准的基本要求,依靠“政策保障”推动校长职业准备的规制化;而大学作为校长准备项目的主要提供者,通过对招募与选拔、教学、课程、实习和评价等环节的精心设计和安排,综合培养校长候选人的态度、知识与能力,为其走上校长工作岗位做好准备,实现“项目育人”,同时,联邦、州、学区和基金会也通过资助、合作等方式,保障校长准备项目的持续发展。美国校长职业准备的实践为我国推进校长专业化、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一是要加强一体化,实现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的有效衔接;二是要推动标准化,实施校长专业标准和准备项目标准;三是要推进规制化,落实校长资格制度与项目批准工作;四是要务求高效化,依托大学提供的校长准备项目做好职前培养;五是要促进协同化,实现校长职业准备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