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对于攻击行为的关注从很早就开始了,PARK曾说过:“本世纪过去的岁月,很少有哪几个课题,像攻击及其控制那样,引起如此之多的理论和实践的关注。”国内学者也紧跟国际潮流,对攻击性的研究层出不穷。随着内隐认知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对攻击性的研究从开始的外显测量,逐步转移到从内隐的层面对攻击性进行测量。由于对内隐攻击性研究结果的众说纷纭,本研究采用当前热门的内隐认知技术——内隐联想测验来探讨运动项目和性别对运动员的内隐攻击性的影响。在理论分析部分,本研究对内隐攻击性的界定、内隐攻击性的测量、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对当前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以前人研究结果的矛盾之处作为突破口,进一步验证运动项目和性别对大学生运动员内隐攻击性的影响。本研究的实验以运动项目和性别为自变量,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为因变量,采用两因素实验设计对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隐攻击性存在显著的IAT效应,即被试存在“攻击是消极的,自我是平和的”的自动化倾向;男性比女性有更强的内隐攻击性,但是外显攻击性性别主效应差异不显著;各个项目大学生运动员(体育舞蹈/篮球/散打)间的攻击性程度差异不显著,有运动项目的大学生运动员与无运动专项的大学生之间的攻击性程度差异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