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建筑空间的开放性研究 ——以都安站设计为例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m740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在向世界强国目标的迈进中,国内的高铁事业发展快速发展,以“和谐号”和“复兴号”为代表的中国高速列车向我国更多更深的地区驶入,交通蓝图己在“四横四纵”的基础上形成“八横八纵”的铁路网。铁路事业的发展,为高铁站站房的建设更新带来更多契机,同时也需要设计者们对过往高铁站中存在的设计问题做出改善策略,保证我国高铁站房更加满足铁路事业发展和城市社会生活的需求。高铁站不同于航空和水上运输的站房,与城市功能有着更为复杂紧密的联系,它既是铁路客运功能的建筑载体,也是城市重要节点,承载着交通以外的其它功能。盛晖以高铁站房与所处城市区域的关系为切入点,在其所著关于我国高铁站形制发展的文章中,提出高铁站实践在我国目前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并在文中提出了第五代高铁站的理论设想。本文以毕业设计为实践载体,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高铁站发展的特点,梳理出制约高铁站形制发展的因素,并引入“开放性”这一概念,希望可以在设计层面促进高铁站形制的更新。通过新建都安站的设计实践,从“城市与周边”、“站房与城市”和“内部与外部”三个层面,分级阐释“开放性”这一概念对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意在加强站房与周边城市环境的联系,增加站房内外空间的互动,并希望可以为今后的高铁站设计带来些许帮助。
其他文献
经济适用房是被全球关注的问题之一。在资源有限的发展中国家,低收入群体为获得和保持体面的住所而挣扎,或者侵蚀了他们大部分的收入。为了在坦桑尼亚解决这一问题,大量的传统方法被用于提供更便宜的住房,如采用创新材料,如坚固的土坯砖。然而,住房短缺仍然在持续,并且造成了非正规住区、贫民窟、城市压缩和城市蔓延问题。鉴于上述情况,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模块化建造的潜力,以降低建造房屋的成本。通过成本、时间和范围因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诸多城市问题愈发严重,居民日益增长的城市空间容量需求与有限的土地资源供应之间矛盾突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逐渐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记忆的载体,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其保护需求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能否合理展开历史文化街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关乎城市未来的长久发展,科学有效的地下空间评估是其关键所在。文章在国内外既有研究中涉及到的地下空间开
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是结构抗震研究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当前振动台建设已成为一种趋势。锚栓常常用于作动器和混凝土基础的连接,但是随着振动台不断向大型化发展,锚栓往往需要深埋于混凝土中,锚栓端部常常带有大尺寸端板;多根锚栓间往往距离较近,存在群锚效应;混凝土基础不断受疲劳荷载作用,对锚固性能存在影响。但是,目前国内针对上述情况下锚栓的锚固性能研究尚不充分。本文基于一种用于振动台作动器的锚固装置,采用A
近年来,城市的视觉景观品质日益受到学者重视,视觉景观资源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不可再生性已被学者认同。基于边缘效应,城市型风景区的边界区域是景观要素最丰富、最活跃的区域,混合了城市与风景区的双重特色,边界区域除了发挥其本身的作用,还可以作为景观为人们所观赏,进一步促进城市与景观的融合。但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当下,城市和风景区的分离日趋严重,逐渐忽视了边界视觉景观影响,导致城市和风景区无法实现资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供热系统规模愈发庞大,多热源环状供热系统成为供热系统的发展趋势。然而,目前的多热源环状供热管网仅在热源或热力站进行水泵或阀门调节,而忽略了环路调节,限制了管网的调节能力,最终导致了系统输配能耗的浪费。本文基于供热系统一次网量调节,通过环路阀门调节和环路水泵调节两种调节方式来改善供热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以一次网中水泵的总功率作为目标函数,以各热源供水量、各阀门开度、各水泵的转速及环路进
在建筑能耗大幅上升的背景下,降低建筑能耗迫在眉睫。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日益受到重视。自然通风是建筑内人员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开窗通风不仅会对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热湿环境产生极大影响,还会大幅改变建筑能耗,近年来逐渐被各国学者所重视。多位学者对开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开窗预测模型。现存的开窗模型普遍存在着算法单一、模型复杂程度高且预测准确率低的问题,实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我国北方地区煤改电政策的大力推广,空气源热泵以其安装方便、管理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空气源热泵供暖在我国北方地区大规模发展时间尚短,受资金、工期、实际状况等原因所限,绝大多数用户只是简单的进行了热源替代,对于热源替代后供暖末端选择、系统调控策略以及热舒适等方面缺少足够的技术支撑和研究。目前针对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应用和运行策略优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住宅,对于公共建筑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