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调控的最终效果与货币政策的操作方式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国家转向按照规则进行货币政策操作,其中较为著名的货币政策规则就是泰勒规则(Tavlor’s Rule)。美联储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按“规则”行事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取得了良好的调控效果,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方式的完善提供了借鉴。本文尝试借鉴泰勒规则,构造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反应函数。本文第二章首先详细介绍了泰勒规则的基本模型(泰勒规则原式)及其后续发展(泰勒型规则),然后对我国利率政策的操作实践进行了回顾。在第三章里,我们构造了一个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并检验其在中国货币政策中的适应性。接下来我们构造了引入汇率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引入汇率后的前瞻性货币政策反应函数对同业拆借利率的拟合效果要好于未引入汇率的反应函数,该反应函数能够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一个参照尺度。在第四章里我们给出结论:我国应创造条件逐步转向以利率为中介目标、按照“规则”行事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在调控时还应考虑汇率因素。但是利率规则能否在我国立即施行?我们对这一命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我们探讨了目前将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局限。对于有学者认为我国可以施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观点,我们也进行了讨论。最后我们对于如何完善我国利率形成机制、改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提出了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