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期货市场起步于1988年,于2001年进入规范发展期,在国家积极发展大宗商品批发市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的政策指引下,2010年我国期货市场进入创新发展期,商品期货种类不断丰富,期货市场结构不断完善。我国钢材期货发展初期,由于市场的不完善和过度的投机,最终被国务院暂停了交易。但钢材是仅次于原油的全球第二大大宗商品,钢材及其相关产品价格的波动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作用。经过十多年不断的调整和持续的规范,螺纹钢期货于2009年的3月27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上市,同时上市的还有线材期货。国家基于市场需要和宏观、微观调控的考虑,于2014年3月又推出了热轧卷板期货。钢材期货的推出不仅增加了期货品种,使得期货投资者交易品种更加丰富;而且为近几年处境困难的钢材企业提供了套期保值交易的工具,以抵御风险突破困境。研究钢材期货有利于期货投资者提高判断的准确性,有利于健全和完善钢材市场体系,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本文以螺纹钢期货和热轧卷板期货为研究主体,首先通过回顾国内外期货价格形成理论,总结钢材期货价格的形成机制,梳理影响钢材期货价格的因素,宏观经济因素、成本构成因素、市场供需因素和其他因素。从基本面着手,定性分析钢材期货的价格影响因素,以长期、中期和短期三个视角较为全面的分析各个因素对钢材期货价格产生的影响;其次介绍钢材期货的发展现状及其在未来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通过实证研究钢材期货价格变动的长期影响因素、中期影响因素和短期影响因素,得出各期限影响螺纹钢期货价格、热轧卷板期货价格较为显著的因素;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钢材期货为相关生产、流通和消费企业提供的套期保值功能,规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更加有效地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帮助企业提前调整生产经营计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为钢材企业、期货投机者、监管者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