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文学史上,沈从文的作品是一道璀璨靓丽的风景,在新时期以来获得了众多研究,形成了一股持续不衰的“沈从文热”。沈从文通过对湘西特有的地方文化的深情讴歌,建构了一个理想家园,在家园的塑造的背后却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内涵的。本文从从发掘作家深层创作心理的角度出发,分析沈从文小说艺术世界的建构。通过对文化心理的分析,深入剖析创作主体的深层意识空间,揭示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对小说世界的影响。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自然状态下的“乡下人”,即初入城市的沈从文的创作心理以及笔下的小说世界。进入都市,面对强大的都市文化和都市文明,沈从文感到无所适从,两种文明的对抗,带给他的是目眩神迷和强烈的自卑感。在这种情绪的支配下,他更加怀念过去乡村世界的温情美好,故乡成为他的情感精神寄托。 第二部分,叙述作为一种文化身份的“乡下人”。沈从文逐步跻身于城市上层文化社会,但是由家庭出身及文化背景所带来的自卑感如影随形,只有建立起足以与都市文明相匹敌的乡土世界,他才能从心理上克服城市对他的精神优势,真正在城市立足。就这样,沈从文开始了他主动建构文化身份的过程。他将城市与乡村一分为二,用两副笔墨描绘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现实,最终确立了笔下的两极人生世界,同时也实现了对自己文化自卑的超越。 第三部分,叙述沈从文在双重文化身份背后的“乌托邦”悲剧。在建立足以与城市相抗衡的价值标准的过程中,长期在都市生活的沈从文已经俨然成为了一个“土绅士”,这与他一直以来坚持的“乡下人”文化身份出现两难对立,他实际上早已成为了一个有“乡下人”眼光的都市知识分子,在用这种身份去打量乡村的时候,看到的不再只有优美健康的人性,还有伴随其中的哀愁与悲剧。这个“乡下人”曾经坚信并建造起的“希腊小庙”,在面对着城市文明的不断入侵之后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