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二三十年,情感史俨然已成为法国大革命史学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趋向。实际上,法国大革命情感史的兴起并非偶然,因为在真正意义上的情感史兴起之前,它有一段漫长而曲折的探索过程。可以肯定的是,以往的大革命史研究并没有完全忽视情感在革命进程中的作用。不论是19世纪的革命史家儒勒·米什莱、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伊波利特·泰纳,还是20世纪的乔治·勒费弗尔、米歇尔·伏维尔,他们在解读这场革命时都曾关注过其中的情感要素。 因此,这篇论文主要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考察法国革命史中情感研究的探索历程。以往的革命史家如何对待革命中的情感要素?以往的革命情感研究,特别是革命心态史和如今新兴的革命情感史之间有何区别,同时又是否存在必要的联系?另一个目的是对大革命情感史的兴起进行反思。大革命情感史为什么在这个时期兴起?它有何特点?目前的研究又存在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 整篇文章可以分为五个部分。首先,绪论部分简要说明了为什么选择法国大革命史领域作为探究对象,以及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大革命情感史的研究现状。然后,论文第一章将法国大革命情感史研究的起源追溯到米什莱和托克维尔,主要讨论了米什莱和托克维尔是如何对待革命情感的,以及他们的研究又给后来的情感研究带来了什么影响。第二章与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在第二章中笔者试图从情感史的角度对心态进行重新释义,试图厘清情感与心态的关系,并探讨以伏维尔为代表的大革命心态史家是如何在心态史的范式下阐释革命与情感的,有何困境。在接下来的第三章里重点探讨了新时期大革命情感史兴起的原因、新的研究路径、资料来源的新认知以及若干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结语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 总而言之,借由法国大革命情感史的研究,笔者想要说明的是,不仅情感有历史,情感史也有历史。虽然,目前情感史已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但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它还仍处于探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