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研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hui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发展背后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一些旅游者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更是让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环境责任行为是旅游者自觉减少环境破坏的行为,不仅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亦是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当前学者较多从行为主体角度探索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过程,对行为客体因素以及综合行为主体、客体两方面因素的分析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效果阶层模型,以生态脆弱区——希拉穆仁草原旅游区为案例地,综合行为主体与客体两个角度研究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因素,尝试构建“认知—情感—行为”关系模型,探讨生态环境意识、地方特征感知、情感体验与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并采用SPSS23.0和AMOS23.0软件对实地调查的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者地方特征感知可以分为服务与设施感知、文化景观感知和自然景观感知三个维度。环境责任行为可以分为低努力型和高努力型环境责任行为两个类型。(2)旅游者生态环境意识对高努力型环境责任行为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低努力型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不显著。(3)地方特征感知的三个维度均不能对高努力型环境责任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对低努力型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也存在显著不同,只有文化景观感知和自然景观感知对低努力型环境责任行为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通过低努力型环境责任行为这一中介对高努力型环境责任行为产生正向影响。(4)情感体验不能对低努力型环境责任行为和高努力型环境责任行为产生直接显著影响,并且情感体验在地方特征感知与环境责任行为、生态环境意识与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多数实践类课程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还是传统教育模式,无法满足高等工程教育的需要。本文以“典型零件全过程设计与制造”实践类课程为例,以“成果导向教育”为核心理念,对该课程的建设目标、教学内容及方案、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以期为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成果导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7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演变过程,并从制度的适应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三个方面对制度进行评估,认为我国失业保险制度是一个基本有效的制度,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
信息技术在我国教育领域传播中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教育媒体的空前丰富,也是大教育改革为了适应当前信息化的特点,提倡培养全民教育的迫切需求。信息技术的出现,以其自身性能和
目的探讨高速公路伤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运行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对高速公路伤的预警设置、现场人员救护培训和及时指导、院前和院内救护程序规范和完善运行良好的EMSS.结
  铑(Ⅲ)催化的C-H 键官能团化由于具有简单、高效、更原子经济性的特点,为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合成提供了新的策略,是人们研究热门领域之一,我们小组也取得了一些进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