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冲击。经过深入考察,巴塞尔委员会意识到银行内的高杠杆是此次危机爆发的罪魁祸首。2010年,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了无风险敏感性的杠杆率监管指标。与此同时,银行杠杆率的影响因素成为学界探讨的重点。随着行为金融学的盛行,管理者的心理偏差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研究表明,管理者的经营决策受其心理偏差的影响,而心理学研究发现管理者普遍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因此,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商业银行成为国家经济和金融体系的中流砥柱,其实现稳健经营对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尤为重要。过高的杠杆导致银行体系内的风险不断积聚,一旦危机发生,不仅仅是银行面临破产威胁,我国的经济发展都会受到极大负面冲击。因此,保持合理的杠杆率水平不仅仅是商业银行实现稳健经营的内在要求,而且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国内学者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管理者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偏差,这种心理偏差会通过银行的投融资行为影响商业银行的杠杆率。而我国关于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杠杆率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一般企业,对银行这种特殊企业的研究鲜有耳闻。因此,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可丰富关于银行杠杆率的相关研究。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明确了在当前环境下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影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次,通过回顾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前人研究中未重视的问题,指出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再次,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研究内容;最后,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首先,论述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内涵,界定了过度自信指标以及商业银行杠杆率;其次,阐述了本文涉及到的五个相关理论,分别是行为金融学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有序融资理论和控制权理论。最后,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银行杠杆率的影响路径。第三章,管理者过度自信和商业银行杠杆率的现状分析。首先,从性别、年龄、学历、是否兼任董事会职务和任职时间五项个人特征出发,考察我国商业银行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表现,并依据构建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综合指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管理者是否存在过度自信;其次,从商业银行一级资本、负债以及表内外资产的构成和规模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的构成情况;最后,从监管的角度,通过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的达标情况。第四章,管理者过度自信对银行杠杆率的实证分析。首先,根据理论分析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从银行融资方式、杠杆率、不良贷款率和资本收益率四个方面提出了五个假设;其次,构建了Ordered-probit模型,并设定了三个多元面板回归模型,以此验证所提出的五个研究假设;再次,选取了我国20家商业银行2005年至2015年的样本数据,并将样本分为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型商业银行两个组别,利用R软件分别从对相关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最后,在豪斯曼检验的基础上确定模型形式并进行回归。研究结果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倾向于负债融资,尤其是短期负债;管理者过度自信会降低我国中小型商业银行的杠杆率;银行杠杆率的降低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同时降低银行的资产收益率。第五章,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首先,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了归纳;其次,从管理者、商业银行以及政府三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