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利保护制度是推动人类社会技术进步的关键性制度。目前中国的专利保护制度逐渐从司法和行政保护并行的双轨制模式转向以司法保护为主导的保护模式,同时司法保护的本质属性和专利侵权案件的特点也决定了司法救济途径是解决专利侵权问题最合理有效的途径。基于此,本文利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专利司法保护效果及其创新效应做了深入研究。专利保护制度的目的是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进而激励技术创新,因此本文首先研究了专利司法救济是否有效维护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研究了专利司法保护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分别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梳理并分析了中国专利制度的改革历程,并利用专利申请量、司法审判胜诉率、赔付率以及司法行政专利案件数量对比等指标对专利保护制度的改革做了简单的绩效评价。同时,通过构建数理模型研究了专利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主要受专利保护期限、侵权打击力度以及惩罚力度三个因素的影响。专利保护期限越长、专利侵权保护力度越强,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越高。本文的重点在于实证分析,实证分析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利用2004—2017年中国各地区法院审理的1249件发明专利侵权案件司法判决书的数据研究了专利侵权司法救济的效果,并利用2015—2017年知识产权专门法院的发明专利侵权案件数据研究了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对损害赔偿救济的影响;二是利用2006—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专利司法保护强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结果如下:在专利司法救济效果方面,本文主要从专利权人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胜诉率和损害赔偿赔付率两个方面来检验影响中国专利侵权司法救济效果的因素。实证分析发现:司法队伍能力建设、原告诉讼举证能力、裁决执行机制的完善对原告获得高胜诉率和高赔付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原告的外资身份会提升其胜诉率但并不对赔付率产生影响,说明中国不存在专利司法裁决的外资歧视而是存在系统性的赔偿不充分问题;同时专利案件司法裁决并不存在严重的司法地方保护主义问题。以法定赔偿为主的侵权救济方式适用结构对赔付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说明在损害赔偿救济中大量适用法定赔偿方式严重降低了司法救济的有效性。在这种侵权救济方式适用结构下,即使不断提高法定赔偿的数额上限和设立知识产权专门法院,也仍然无法根本解决专利侵权司法救济不充分的问题。综上可知,影响专利侵权司法救济效果的因素的主要是司法审判队伍水平、诉讼主体身份特征以及法定赔偿方式的大量适用。因此,只有通过加强知识产权司法审判队伍建设、完善证据规则、改革和优化损害赔偿方式适用结构,才能切实改善我国专利侵权司法救济效果。在专利司法保护的创新效应方面,研究发现:第一,加强专利司法保护强度对中国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并无显著影响。但通过对不同技术含量的创新成果进行分类回归时发现专利司法保护强度对高质量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第二,在东西部地区,专利司法保护强度对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无显著影响,但在中部地区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这表明在中部地区加强专利司法保护强度对技术创新出现了很强的抑制效应,即在中部地区加强专利司法保护强度对技术扩散的抑制效应要大于技术促进效应。第三,在进一步考察了专利司法保护强度对东中西部地区高质量创新能力的影响时发现,在东部地区,加强专利司法保护强度能够促进发明专利产出的增加,有利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中部地区却存在显著的负向效应,加强专利司法保护强度抑制了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西部地区专利司法保护强度对技术创新产出无显著影响。这进一步表明了专利司法保护强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受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影响,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所适用的最优专利保护强度是不同的。因此,在完善专利司法保护制度的同时要考虑到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根据本文研究,为提高专利司法保护效果进而推动技术创新,我国需进一步完善专利司法保护制度,加强专利司法保护强度,推进以提高司法救济精准性为导向的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在加强司法救济的同时,考虑建立证据披露和开示制度,促进诉讼双方通过调解解决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