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选取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为对象,经过观察比较通督调神针刺组和药物对照组对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FVH)的影响,讨论通督调神针刺疗法治疗TIA患者的临床疗效,以此说明该种方法治疗TIA患者的有效性。为其在脑卒中方面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共筛选出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患者,全部来自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针灸医院门诊及住院的病人,采取随机原则将70例病人分为针刺治疗组与药物对照组各35例。针刺治疗组主穴选取大椎、百会、哑门、风府、命门、颈夹脊。患者每天一次,针刺得气后留针,分别在进针后第10分钟、第20分钟、第30分钟各行针1次,共留针30分钟。药物对照组患者服用尼莫地平片(尼莫同,国药准字H20003010,德国拜尔公司生产)30mg,一日3次。两组患者都以3周作为一个疗程,一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1、6、12个月后分别行FLAIR序列检查,并在治疗前后参照《中风病先兆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进行中医症状评分,分别记录治疗后第1、6和12个月内两组患者脑梗死的发生率。进而比较两组方法的临床疗效。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结果:(1)中风先兆的中医症状评分治疗两个疗程后,针刺治疗组较治疗前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西药对照组较治疗之前比较评分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与药物组比较,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刺组与药物组都能改善患者症状,并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上更明显。(2)FVH的改变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发现有FVH,具有可比性。治疗1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FVH,治疗组为2例,对照组为1例,经统计学分析,卡方值=0.348,P=0.555>0.05,无统计学意义。6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fvh,治疗组为3例,对照组为5例,经统计学分析,卡方值=0.565,p=0.452>0.05,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fvh,治疗组为5例,对照组为15例,经统计学分析,卡方值=7.00,p=0.008<0.05,有统计学意义。(3)脑梗死的发生率治疗后,一个月内两组均未出现脑梗死;6个月内,治疗组和对照组出现脑梗死病例分别为2例、4例,经统计学分析,卡方值=0.729,p=0.393>0.05,无统计学意义。12个月内,治疗组和对照组出现脑梗死病例分别为3例、10例,经统计学分析,卡方值=4.629,p=0.031<0.05,有统计学意义。(4)安全性评估70例tia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未见针刺及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也未见明显异常。所以本次研究采用的两种治疗方法都是安全可靠的。结论:(1)针刺组和药物组两种方法都能有效治疗tia,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出现fvh,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生。且通督调神针刺组在治疗tia患者,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药物对照组。(2)由结果2和3可知,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减少出现fvh的患者,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针刺组无论是在治疗期间还是治疗之后出现fvh的患者少,发生脑梗死的概率低,而药物组在治疗期间1个月后只发现了1例fvh,也没有出现脑梗死,而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12个月内随着出现fvh的增多,脑梗死的发生率也在上升,说明针刺组在治疗tia,有效预防脑卒中方面优于药物组,远期疗效好。(3)虽然针刺组较药物组远期疗效显著,但在停止针刺治疗后也出现了少数fvh,发生了脑梗死,所以我们应该要间歇性进行针刺治疗tia患者,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预防脑卒中的发生。而药物组在患者服药期间有效的控制了fvh的出现以及脑梗死的发生,但是患者停止服药之后就出现了fvh患者,发生了脑梗死,到12个月发生脑梗死的概率更高,没有预防脑卒中的远期疗效,所以服用西药的患者应该持续的服用药物,从而有效的预防脑卒中的发生。(4)按国际标准化的针灸取穴简便、治疗规范、无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是治疗TIA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我们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