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MO-OFDM系统的中继选择协作技术仿真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满足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的高速率、高可靠性的需求,我们需要解决由于多径信道的存在而导致无线信号的衰落这一主要问题。为了减小衰落信道的影响,时间、频率以及空间等分集技术得到大量的应用和推广。其中,尤其是空间分集技术不仅利用了多径效应,还不占用更多的系统时延和降低带宽的利用率,使其受到特别的关注。  协作通信是一种新型的通信模式,它的主要原理就是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通过引入中继节点构成虚拟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阵列以产生多条独立不相干的传输路径。由此在接收机端获得空间分集增益和空间复用增益,以提高信道容量和可靠性,降低误码率。并且由于各个节点之间一般相距较远,远远大于无线电波的几个波长,所以它们所形成的天线阵列是相互独立的。协作中继的引入解决了由于用户设备体积、功耗等而不能安装多个天线的限制。  但是,MIMO系统对于频率选择性衰落是无能为力的。另一方面,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利用了频率分集原理,可以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转变成平坦衰落信道。所以我们建立了MIMO-OFDM物理层架构的系统,充分利用了MIMO和OFDM技术的优点。然后我们引入了中继节点,完成了基于MIMO-OFDM的协作中继系统的构建。  对于如何引入最优中继,以达到最大的协作增益,本论文研究了已有的三种中继节点选择算法--瞬时信噪比SNR选择算法、相对最小BER选择算法和地理位置选择算法,并在MIMO-OFDM协作仿真平台上完成了对该三种算法的仿真性能分析与比较。瞬时信噪比SNR算法通过中继节点所处链路的瞬时信噪比计算出S-R链路的条件误比特率P(εsrt|γsrt)和门限误比特率值PeiSNR-th,然后进行排序与比较,选择P(εsrt|γsrt)最小的中继进行协作;相对最小BER算法则是选择协作系统的最小误比特率PeiDF或PeiAF对应的中继进行协作:地理位置选择算法是把中继的地理位置信息作为节点选择的标准,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最后,本论文通过对已有三种选择算法的性能分析与比较,提出了改进的门限选择算法--混合选择合并算法。其原理是通过门限值选择满足其条件的多个DF中继与地理位置算法选择的最优AF中继一起协作传输源节点的广播信号,如此能提高系统的空间分集增益,降低系统误比特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混合选择合并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其他文献
文字,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从古至今,文字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字包含丰富而精确的语义信息在基于视觉理解的任务中应用广
P2P(对等)技术因其自组织、可扩展、高性价比、流量均衡等特性被文件共享系统广泛采用。作为一种代表性的P2P文件共享系统,eMule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通过网络测量技术可以了解
图像分割作为数字图像处理算法的一个最基本的预处理步骤,其精确度直接决定着后续图像处理应用(例如识别和配准)的成功与否。但至今为止,图像分割算法尤其是针对医学图像的分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的信息获取和信息处理模式,它综合运用了传感器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现代网络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嵌入式计算技术等多项高度交叉的技术,广泛应
为了了解生物体内生化问题,代谢通路的重构工作已成为生物信息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然而现在已有的研究都致力于构建生物体内具有生理学意义的通路,但没有涉及到化合物产量的
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通信系统在提高频谱效率方面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能够满足用户对高速率通信的技术要求,使其成为未来无线通信最有发展前
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对于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推进信息技术进村入户、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现有的远程教育系统一方面可交互性比较差,无法选择自己感兴趣
稀布阵天线的性价比高,应用在雷达系统中能够降低雷达总的系统花费。阵列天线的孔径越大,则波束越窄,方向性越好。对于均匀阵而言,若要求达到一定的分辨率,可以通过增加阵元个数使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迎来了大数据的浪潮,怎样才能发挥出数据本身的价值,这对电信运营商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利用电信服务产生的数据,将数据封装成业务,通过电信数据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