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地震反应研究和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来源 :河北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hhfww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遭受洪涝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地区地势低洼,汛期江水位升高,江水上滩造成大量的淹没,形成洪泛区,且区域内产生的涝水不能及时排放,因此需要沿江修建防洪堤才可以抵御洪水的侵入,与此同时配套修建排涝泵站及其它排涝设施及时排放涝水,才能彻底解决区域水患。南面沟泵站位于海南省海口市新坡镇南面沟出口处,承担区域涝水集中抽排的任务,南面沟泵站位于新坡镇南部,处于地震不利的地段,根据2001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划分,工程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0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鉴于泵站的重要性,要确保泵站的安全运行和泵站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由于地震作用而产生的动水压力成为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深入研究结构和动水压力之间的相互反应。本文的内容有以下几点:1、本文讲述了泵站的国内外发展史、研究课题的意义和目的以及介绍了地震反应分析的现状。2、讲述了泵站抗震的有限元理论分析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反应谱法,另一种是时程分析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另外还介绍了土与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与研究方法。3、提出了流固耦合的有限元理论分析与方法,对几种方法的理论分别作了简单介绍。4、结合南面沟泵站工程的实例,对结构的抗震安全度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得出的结论为以后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从20世纪末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工作流技术作为计算机领域的新兴学科,是计算机协同工作的一部分。工作流技术是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管理的核心技术。企业业务流
为探寻浑太河流域不同水体中各形态氮分布特征和硝酸盐氮(NO3--N)的污染来源,本文以野外采样和室内实验为主要手段,於2012年9月对浑太河流域地表、地下水体的NO3--N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利用地下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法,将NO3--N、亚硝酸盐氮(NO2--N)和氨氮(NH4+-N)作为主要的评价因子对浑太河流域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合水化学指标与NO3--N同位素对其来源进行解析。结果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