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安多藏区东部的贵德历史悠久,古文化灿烂绚丽。前去朝拜大昭寺的人常常会被问到是否去过贵德珍珠寺,因为这里的善男信女坚信贵德珍珠寺主供的释迦牟尼佛像与拉萨大昭寺的觉卧佛像齐名,系藏地108尊释迦牟尼佛像之一,所以安多地区的朝圣者前往拉萨朝拜释迦佛时,须先到珍珠寺朝拜,然后去拉萨,这已经形成一种普遍的现象。以释迦佛像为主尊佛的珍珠寺,与其虔诚的信众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这尊佛祖十二岁时的等身像,虽然历经沧桑,几易其主,被毁坏过多次,但它仍然以佛祖信仰深层的文化积淀为基础,以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人们传递着古老的信仰,为善男信女们撒播着无限的人文关怀。将贵德珍珠寺作为本文的主题,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历史文化方面的价值,而且,作为出生和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本人还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珍珠寺的建造和供养者们留下功名,寄予缅怀,同时,也为研究和探讨珍珠寺的学者们提供有关信息,一起分享这份研究成果。第一章为珍珠寺的位置和起源,首先以珍珠寺所处地理位置着手,扼要介绍贵德,从三方面谈及“贵德”的称谓来源,然后简述贵德的地理地貌、名胜古刹及宗教信仰情况,为其后的研究交代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根据该地区出土的考古资料证明,在旧石器时代已有藏族先民在这里燃起缕缕炊烟,已经在这块土地上休养生息。这些先民们还用岩画和石刻等方式给后人留下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古老的原始苯教早已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在原始苯教的基础上,苯教徒在公元十四世纪就已经开始在贵德建立了第一座寺院——琼木寺。根据敦煌文献,从公元八世纪开始,今天的贵德还是广袤的草原的时候,佛教开始涉足安多地区,有些佛教僧人从卫藏地区千里迢迢来到贵德传播佛法,从此,佛教文化开始已深深根植于藏人的心中。以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作为铺垫,引出对珍珠寺的初建及建造者的众多质疑。综合本人的调查和研究认为,由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于公元1246年建造了贵德珍珠寺,近代由贡巴寺委派僧人管理。文革期间惨遭破坏,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普雄加措主持重建。第二章为珍珠寺与高僧大德们的历史联系,此章描述了建造珍珠寺的萨迦·贡噶坚赞和踏访珍珠寺的夏噶巴、乜那·次成旦白尼玛和历任贡巴寺的寺主参直合活佛与珍珠寺的历史文化因缘。第三章为珍珠寺的布局与现状,描写了释迦殿、观音殿及护法神殿等的布局与造像特点。说明了珍珠寺殿内三世佛巨型塑像和大门内两侧的四大金刚立像,用料金贵、造型优美、皆出自造诣高超的热贡艺术家之手,他们仿照拉萨大昭寺及巴燕雄先寺的式样塑造而成,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释迦殿内以数万个珍珠塑造而成的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尤为珍贵。护法神殿供奉着四大法王,建筑形式中融入了汉式风格,距今有两百余年的历史。珍珠寺的宗教活动有三月守斋节、四月法会及佛诞节和民间节日六月六,这样的法会和活动极大地强化了寺院及其信众们之间的联系,也使珍珠寺成为该社区的宗教文化活动中心,因而也保证了其香火和生存能力,朝圣者供养源源不断。由于珍珠寺为贡巴寺的属寺,因而与贡巴寺的下属寺院如梅龙寺、色尔加寺和白佛寺也有着密切联系。第四章为珍珠寺的现实意义。珍珠寺以佛祖信仰为主题,以宗教文化为基础,在当地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其外延文化功能,在传承当地传统的语言、民俗、娱乐、民间贸易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因为其信众已经不再是单一的藏族,还有汉族,珍珠寺还成为促进民族团结的文化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