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习作评改备受教育界的关注。作为习作的系统,评改虽然是整个习作环节的后续工作,但并非传统意义上对习作最后的评审,更多地是为了完善学生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自改能力,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其重要性绝对不低于习作指导环节,应当被看做是习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此外,小学中年级是学生从“写话”逐步过渡到“习作”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真正意义上接触习作的初始阶段,所以,对小学中年级的习作评改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习作评改高耗低效,如何优化小学中年级习作评改,是目前需要攻克的难题。本研究主要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背景、选题意义、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分别对沈阳市S小学中年级9名老师教师和326位学生进行访谈、问卷调查和案例搜集,全面了解该校师生在评改意识、评改主体、评改内容、评改方式四个维度的现状。第三章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问卷、访谈和案例分析结果发现该校实施习作评改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习作评改意识不足;评改内容不到位;评改主体较单一;评改方式低效。存在的原因有:师生固守传统思维;评改专业素养欠缺,评改方式采用不当。第四章本文基于上述问题,提出可行性优化小学中年级习作评改策略,为小学中年级习作评改研究的深入与全面尽一份绵薄之力。研究认为小学中年级习作评改应关注多元参与,坚持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评改主体;在评改意识上,要切实提高教师对习作评改重要性的意识,培植学生习作评改信心;在评改的内容上,教师要实现评语的全面性、人文性和针对性;在评改方式上,选取恰当的评改方式、合理安排评改时间、加强评改过程中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