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对微细粒一水硬铝与气泡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zanz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微细粒一水硬铝石颗粒(-10μm)与气泡相互作用的影响。   论文首先探究了一种测量气泡尺寸的方法:采用电解水法产生气泡,电解浮选装置与显微图像采集装置连接,浮选过程经高速摄影仪(high speed charge-coupled device,CCD)采集并记录后,照片经过SigmascanPro3.5处理转化成数字信息。这些数字信息再经过数据筛选和MATLAB处理后,形成能反映气泡性能的统计性数据。   应用上述方法,本文详细考察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和浓度对浮选气泡大小的影响,及其对气泡与一水硬铝石颗粒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分散剂六偏磷酸钠和碳酸钠的添加和浓度的改变对气泡大小没有影响。分散剂用量很低时,矿粒呈虚的网状絮团形式出现,并且与气泡粘附上升。随着分散剂浓度的增加,矿浆中的絮团逐渐减少,絮团与气泡的粘附也越来越少。分散剂浓度达到40 mg/L后,矿浆中矿粒分散均匀,此时矿粒不与气泡粘附。当分散剂浓度大于此值后,分散剂浓度的增加对矿浆分散的改变不明显。   两种起泡剂二丙二醇甲醚(diprop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DPM)和三丙二醇丁醚(tripropylene glycol n-butyl ethel,TPnB)的实验结果均显示:随着起泡剂浓度的增加,气泡尺寸迅速减小;当起泡剂浓度达到一定值后,气泡尺寸趋于恒定,与起泡剂浓度无关。起泡剂用量很低时,气泡基本不与矿粒粘附;随着起泡剂浓度的增加,气泡上粘附的矿量逐渐增多。当起泡剂浓度达到一定值后,气泡上粘附的矿量达到最大。   捕收剂油酸钠和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1227)的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捕收剂浓度的增加,气泡尺寸有所减小,但与起泡剂相比其对气泡尺寸变化的影响较小。随着捕收剂浓度的增加,气泡上粘附的矿量先增加后减小,直至气泡与矿粒完全不粘附;在捕收剂浓度达到一定值后,气泡开始产生结串现象,相应气泡串的上升速度也明显降低。
其他文献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专家的设计经验,来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本文根据专家的设计经验,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创建轻型载货汽车制
光面(预裂)爆破常用于隧道爆破开挖,该技术在隧道爆破施工时能保留较完整的爆破轮廓控制线,减少爆破作用对非开挖岩体的损伤以保持围岩的稳定性。然而,岩石中存在的天然裂隙
我国是矿业开采大国。开采矿产资源会引发地表沉降,严重威胁了建筑物、道路、水库等设施的安全。因此,有必要对矿区开采过程中的形变变化进行实时、有效、全面地监测。目前,
“十三五”期间,我国煤炭行业将继续向整合兼并重组方向调整,特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特厚煤层矿区。特厚煤层多采用综放开采工艺,开采强度大,能够实现高产高
爆破是铁路、水利、公路隧道及矿井巷道开挖的主要方法。在爆破开挖过程中,除部分爆破荷载破岩外,还有部分荷载会对隧洞或巷道围岩造成一定范围的损伤。本文以台山核电站取水隧洞爆破掘进工程为实例,通过现场爆破振动试验及监测、现场声波试验,结合大型动力有限元软件ANSYS/LS-DYNA,对爆破开挖过程进行模拟。提出以爆破震动速度表征的台山核电站取水隧洞爆破掘进围岩损伤安全阈值。通过对隧洞爆破开挖围岩损伤相关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出行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变.人们在日常出行的选择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飞机的方式来进行出行.因此,为保证出行人员的安全,对机场跑道的保养和研
断层活化的防治与预测一直以来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研究课题,断层的活化主要表现为活化前后应力场与位移场的变化。针对工作面推进过程中断层应力与位移变化规律,本文以火
瓦斯灾害是威胁我国煤矿安全的“头号杀手”。全面系统地认识各种导致瓦斯事故的原因、并对瓦斯进行科学地预警是目前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本文首先对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地下交通建设和各种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而这些领域的进展均涉及到岩石破碎问题,如何高效、安全地将岩体破碎
为深入探索大壁虎(Gekko gecko)中脑运动调控功能,通过对头部固定的大壁虎(n=10)中脑脑区采用不锈钢微电极施加电刺激,发现对中脑不同深度脑区的电刺激能诱导出脊柱侧弯、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