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导致了企业在实际运用会计准则时有很大的选择空间,也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披露与监管,这就为上市公司采取盈余管理手段来调节利润提供了机会。因为上市公司的核准制审核制度比较严格,这就显得我国企业的上市资格极为稀缺,有的上市公司就会使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来达到避免被特别处理或者摘帽保市的目的。在我国当前的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滥用盈余管理的现象十分普遍,这样造成了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ST制度(Special treatment)是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特有的制度,是指在股票市场中,当上市公司出现财务或其他方面问题时,其股票交易会实行特别处理的制度,通过在股票前加上“ST”标志来提醒投资者在选择该股票时,该股票是存在很大风险的,这样就能够达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但是,绝大多数的ST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避免被特别处理或完成摘帽保市,就会使用各种盈余管理手段使企业实现盈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基于此背景下,本文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ST金路案例进行全面分析,主要分析了*ST金路在2015年通过资产减值准备、非经常性损益和关联方交易来进行盈余管理,达到了摘帽保市的目的,并且分析了*ST金路盈余管理带来的负面效应。同时,本文还分析了*ST金路在摘帽后2016年的年报和2017年前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基于对案例公司的分析,本文在最后对案例公司的发展以及我国盈余管理的现象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本文认为金路集团要想真正走出困境,就必须从自身经营方面进行改进,在不断完善公司资本结构、保证资金链顺畅的同时,优化资源配置,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并且公司应不断创新,更新产品升级,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滥用盈余管理的现象,相关部门应完善企业具体的会计准则,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盈余管理行为,不断改进*ST企业的退市制度,加强和完善审计监督,以便更好地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