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研究表明恶性肿瘤依赖它的血管系统生长和转移。三维能量超声具有更高的血流敏感性及更好的微血管检出效能,可以清楚的显示肿瘤内的低速血流及血管构建和空间分布情况,并可以定量计算和分析感兴趣区内的彩色亮度及灰阶值,是一种敏感的、无创的、客观的研究方法。本研究拟利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的方法,测量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内的血流相关参数值,比较二者之间有无差异;并研究子宫内膜癌的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血流相关参数与MVD (microvessel density)及临床病理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77例,全部患者均行诊断性刮宫或手术治疗,术前1-3天内行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按照FIGO(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的标准进行临床分期。我们所使用的三维仪器为飞利浦公司的iu22超声诊断仪,阴式容积探头的频率为3-9MHz。首先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行常规经阴式超声检查,确定感兴趣区,测定收缩期峰值流速PSV (peak systolic velocity)、搏动指数PI (pulsatility index)和阻力指数RI (resistance index),然后切换至彩色能量多普勒模式行三维重建,使用QLAB软件分析得到VI (vascularization index)。对获得的子宫内膜三维立体血管图按照血管分布、走行、分支情况等特点,将其分为四级:0级:子宫内膜内部及周边未见血流信号;Ⅰ级:内膜周边可见弧形或短条状血管,内膜内部无血管分布;Ⅱ级:除周边血管外,内膜内部可见稀疏的血管,血管分支简单,走行较平直;Ⅲ级:内膜内部可见丰富血管树或血管网,血管分支复杂,血管走行迂曲不规则,内膜周边可见血管包绕。收集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详细记录患者年龄、绝经年限、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应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34抗体,利用免疫组化SP (streptavidin peroxidase)染色法对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肿瘤的MVD。将计算得到的感兴趣区内各参数值结果与MVD及临床病理参数进行分析。所有数据使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参数之间的比较。P<0.05为差别有显著性。实验结果1、子宫内膜病变恶性组的超声血管参数PSV、PI、RI、VI值均高于子宫内膜病变良性组的相关参数,差别有显著性。根据ROC曲线,应用PI、RI和VI作为鉴别子宫内膜疾病良、恶性的诊断界点分别为0.48,0.45,15.00条/cm3。2、超声参数VI与MVD呈显著性正相关(r=0.717,P<0.05,回归方程y=-26.419+3.48x);而PSV、PI、RI与MVD无显著性相关关系。3、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资料与超声参数及MVD的关系(1)子宫内膜癌的VI、MVD值在Ⅰ期与Ⅱ期、Ⅱ期与晚期分别比较有差异。(2)子宫内膜癌的血管参数及MVD值在不同组织学分级间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3)子宫内膜癌有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血管参数RI、VI和MVD值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参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2、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参数VI与MVD值呈显著正相关,提示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定量分析可用于术前评估子宫内膜癌微血管生成程度,观察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及预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VI值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有关,为临床提供术前相对准确的评价子宫内膜癌的分期的新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