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在面临居住和就业空间重构的同时,也面临着居民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背景下,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不断提高,城市亟待优化职住空间的布局,提升居住环境的宜居度和公共基础设施的便捷度。因此,进一步明晰职住空间与通勤距离的关系,丰富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武汉都市发展区为研究区域,将通勤数据和网络数据相结合,对研究区域内居民的居住环境与通勤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空间分析法得出武汉都市发展区职住空间分布特征。居住聚集区空间分布特征随着年龄段的提高由“分散式”向“集聚式”过渡,就业聚集区的空间分布则随着年龄段的提高由“集聚式”向“分散式”过渡;主城区内社区的就业可达性普遍高于新城组群。同时,归纳了研究区内居民的主要通勤特征。武汉都市发展区内居民通勤流向主要是从新城组群到主城区的内向通勤,其中19-29岁居民占通勤流量的40%;通勤流向具有显著的邻近效应,汉口区、武昌区、汉阳区通勤流量的最大来源分别为西部、南部和西南新城组群。另外,就业者的平均通勤距离随着年龄层的提高而降低,主城区内19-29岁居民的平均通勤距离比50-60岁高出2.87km,新城组群内19-29岁居民的平均通勤距离比50-60岁高出9.5km。其次,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19-29、30-49和50-60岁三个年龄段居民的居住环境与其通勤距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其一,针对居住区可支付性和通勤距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长距离的通勤者而言,居住区的平均房价越高,通勤距离越短;而对于短距离的通勤者而言,这一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其二,针对居住区内部环境与居民通勤距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对居住区的内部环境偏好差异较大。从居住区建筑类型与建筑年份的回归结果来看,19-29岁和50-60岁的居民如果居住在住宅类型为多层,建筑类型较为单一的老式居住区,长距离通勤的概率较小。其三,针对居住区外部环境即公共设施可达性与居民通勤距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区重点学校可达性越高,居民长距离通勤的概率越大,其中小学对居民通勤距离的影响最为显著,并且30岁以上居民受到居住区教育设施条件的影响更大。对于其他公共设施而言,50岁以上的居民对居住区大型医院的可达性较为关注,他们在一定的范围内愿意为较高的医疗设施可达性而选择稍长的通勤距离。另外,大型商业设施的可达性对30-49岁年龄段的居民影响最大,而小型商业设施对50-60岁年龄段的居民影响最大。最后,对文章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分析了武汉都市发展区内职住空间分布和居民通勤特征,并且从不同年龄段归纳了居民的居住环境与其通勤距离之间的关系,丰富了居住区不同类型的公共设施可达性与居民通勤距离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