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期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原始沉积边界的范围一直存在争论,盆地沉积边界的恢复对于延安期的古地理环境、古构造面貌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同时对盆地西北部地区延安期的煤、油气等资源的勘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借助原始盆地恢复的思想,在深入了解盆地西北部及周邻地区延安期基本地质状况的前提条件下,通过地层对比、沉积相分析、古流向分析、岩石薄片鉴定、锆石U-Pb定年等方法侧重从物源分析方面对盆地西北部延安期沉积边界进行恢复,并对盆地延安期西北部边界有了新的认识。通过边缘相辨识、地层生物化石对比、岩性对比,认为延安期贺兰山地区与盆地内部地层可对比性强,同时结合锆石U-Pb定年数据分析结果和地层古流向,推断延安期贺兰山地区与盆地相连,二者为统一的沉积盆地。同时,对比河套地堑以北的狼山地区与延安组同期的地层石拐群,对比结果认为二者在岩性、沉积相、地层厚度、砾石成分、沉积环境等方面均与盆地西北部地区有较大差异,因此认为早-中侏罗世狼山地区石拐群沉积并非与盆地西北部相连,而有其独立的沉积环境。贺兰山地区延安组砂岩碎屑锆石年龄主要分布在海西期,结合古水流方向和源区母岩性质,认为物源主要来自其西侧的阿拉善古陆,且分布于正谊关断裂北侧的贺兰山岩群也为其提供一小部分物源;桌子山地区延安期的物源与贺兰山地区有明显的不同,海西期的锆石年龄仅占一小部分,年龄主要集中在早元古代,认为其延安期物源主要来自西侧具有孔兹岩特性的贺兰山岩群和千里山群,同时古水流方向证明有物源来自桌子山以北的地区。通过研究认为延安期贺兰山地区与鄂尔多斯盆地为统一的盆地,贺兰山西缘大断裂成为分隔阿拉善古陆和贺兰山延安期沉积区的界限,该断裂沿北东向至桌子山一线构成盆地的西北缘延安期边界,阿拉善古陆成为延安期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的主要源区;延安期盆地北缘河套地堑可能为东西向延伸的隆起区,限制了盆地北部的沉积范围,分隔了鄂尔多斯盆地与狼山地区,并为其两侧的盆地提供一定量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