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注塑产品轻、薄化的发展趋势,超薄注塑日益受到关注与青睐,它不但节省了材料,还能使产品更具美感。超薄塑件厚度小,熔体进入型腔后迅速冷却凝固,充模过程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以克服快速凝固而导致的填充不足。苛刻的工艺过程增加了成型的难度,也使超薄注塑具有与常规注塑不一样的特点。良好的熔体填充性、高标准的成型精度、稳定的工艺制程是产品竞争市场的先决条件。本文结合超薄导光板的生产实践,对超薄注塑的充模理论进行研究并将其结果应用于导光板的成型中,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了超薄注塑成型剪切场,对超薄注塑成型“次相剪切效应”进行研究,在超薄导光板成型中利用次相剪切效应,有效提高了熔体充模性,有利于超薄注塑件的成型。超薄注塑中高射速降低了熔体充模黏度,为超薄成型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片面追求高射速也为成型过程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如过高的射速增加了机器负载、使熔体容易剪切降解、成型过程不稳定等。基于生产实践,提出次相剪切效应概念,从理论上将超薄剪切场分为主相剪切场和次相剪切场,在分析主相剪切局限性的基础上,对次相剪切场进行了论述说明,并通过流变实验验证了次相剪切场的有效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超薄导光板设计中提出网点混排结构,利用网点混排使熔体充模产生次相剪切效应,有效提高了熔体充模性。(2)研究了注射压力对熔体黏度的影响,在黏度模型中提出“黏度当量压力影响系数”的概念,并证实了黏度当量压力影响系数对模拟结果的正确性。超薄成型注射压力可达300MPa以上,多种黏度模型中都引入黏度压力影响系数来表征黏度的压力依赖性,其值通过实验拟合为一推荐常量。超薄成型中熔体黏度对该常量极其敏感,并使数值分析结果严重偏离生产实际,如模拟中注射压力比实际成型压力大很多。基于自由体积理论,在黏度模型中提出黏度当量压力影响系数概念,认为熔体中自由体积的膨胀比与压缩比之商不为常数,压力对黏度的影响等同于将熔体玻璃化温度非线性提高,而非线性提高。在熔体P-V-T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高压下压力与黏度的关系,推导出Cross-WLF黏度模型中黏度的当量压力影响系数,并通过短射实验证实了黏度当量压力影响系数对模拟结果的正确性。(3)研究了模具-型腔对流换热系数,测试了不同型腔厚度在不同注射速度下模具-型腔对流换热系数,证实了所测对流换热系数在超薄成型应用中的正确性。超薄件表体比大,散热边界条件对成型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狭缝流变仪和自制狭缝口模,测试了不同型腔厚度在不同注射速度下模具-型腔对流换热系数,发现超薄成型中模具-型腔对流换热系数随着型腔厚度、注射速度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使用测试值与推荐值进行双折射模拟,将模拟所得光的迟滞带与光弹应力带对比,发现使用推荐值进行模拟时,光的迟滞带大于光弹应力带,而使用测试值进行时,光的迟滞带与光弹应力带吻合度高,证实了所测对流换热系数在超薄成型应用中的正确性。(4)探讨了基于超薄充模理论注塑参数对超薄塑件成型精度的影响。基于超薄导光板生产实践,定义尺寸精度、翘曲量、平整度为成型品质管控目标,分析了混排网点导光板与单排网点导光板成型品质的差异,分析了基于当量黏度压力系数、超薄换热系数对混排网点导光板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筛选了对成型品质影响显著的工艺参数。(5)基于超薄充模理论,对超薄导光板的成型品质进行了多目标优化研究。以尺寸精度、翘曲量、平整度为设计目标,以模具温度、保压压力、熔体温度、保压时间为响应变量,在数值模拟基础上,利用Kriging插值法拟合了三个设计目标的代理数学模型。基于NSGA-II遗传算法分析了多目标优化pareto解集。为了得到理想解,根据导光板具体设计要求,利用Vague集多目标评价模型,在考虑方案客观权重、主观权重的基础上,通过评分方法计算pareto解集中各方案相对于理想方案的适应度,根据适应度大小从pareto解集中甄选出最佳设计方案,保证了工艺过程的优化与稳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