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群体传播视角下生命末期患者的治疗决策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1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但是面对和选择死亡的过程却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掣肘,与古老社会推崇“油尽灯枯”的自然死亡相比,现代社会人的死亡与仪器、针管紧紧缠绕。伴随现代医疗观变革和医疗技术的普及,ICU病房成为一个重要的死亡场所。在这里,医生、家属、患者等人轮番上演着对生命的审判,是否治疗、如何治疗等决策“裹持”众人,这一过程也成为不同决策参与者文化立场和力量差异的一面反射镜。本研究基于小群体传播视角,采用深度访谈法、资料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对ICU病房里22位末期疾病患者家属进行访谈;与此同时分析“选择与尊严”贴吧中110篇真实故事。最后,综合以上材料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发现,被决策者通常是老年人,医生、患者子女、配偶和兄弟姐妹是主要的决策者。在沟通阶段,对生命末期患者的治疗决策权存在流动,其中患者子女与医生角色举足轻重;经济的、情感的、风险的、对病情的知晓程度、以及患者的病痛折磨感都会影响家属的决策。医生考虑更多的是风险,患者则是求生欲和病痛折磨感。至于决策完成是一个存在博弈的过程,从信息的获取(医生引导),到讨论、评估、冲突和最后形成,决策权会在患者、家属及医生之间流动。决策角色参与权的平等性影响意见领袖的形成。决策权平等(个体参与决策机会平等)的情境下,交际能力是意见领袖从群体中得以分离的主要原因。在决策权不平等(个体参与决策机会不平等的)情境下,群体中个体与患者的强弱关系、血缘情况、经济能力、知识技能、威望年龄是意见领袖成型的关键因素。同时,在对治疗决策的讨论中,意见领袖的形成由过去的“意见被追随”演化为“意见不反对”和“态度被追随”。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梁长林的水墨人物画,梁长林是活跃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的水墨人物画画家,由于成绩优异,他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在进行教学之余,他自
我国是海洋大国,辽阔的海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战略空间。200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政府依法强化海洋综合管
介绍了一种实用舵回路余度伺服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其功能实现部分采用自监控二余度技术。然后建立了该系统的几种可靠性框图,并对舵回路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模型进行可靠性分析。对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神经影像技术,可以提供相同解剖结构不同对比度(模态)的图像,为医生提供多样化的诊断信息。但是获取多模态的MR图像十分耗时,并且某些模态的
<正>2017年12月11日,由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和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啤酒分技术委员会联合召开,百威英博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啤酒
介绍了某型机载超短波抗干扰电台自动测试系统(ATS)的设计。该系统采用基于C语言的面向信号的自动测试系统软件,利用无线电综合测试仪、跳扩频信号模拟器及宽带功率计等测试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