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常态,但是面对和选择死亡的过程却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掣肘,与古老社会推崇“油尽灯枯”的自然死亡相比,现代社会人的死亡与仪器、针管紧紧缠绕。伴随现代医疗观变革和医疗技术的普及,ICU病房成为一个重要的死亡场所。在这里,医生、家属、患者等人轮番上演着对生命的审判,是否治疗、如何治疗等决策“裹持”众人,这一过程也成为不同决策参与者文化立场和力量差异的一面反射镜。本研究基于小群体传播视角,采用深度访谈法、资料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对ICU病房里22位末期疾病患者家属进行访谈;与此同时分析“选择与尊严”贴吧中110篇真实故事。最后,综合以上材料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发现,被决策者通常是老年人,医生、患者子女、配偶和兄弟姐妹是主要的决策者。在沟通阶段,对生命末期患者的治疗决策权存在流动,其中患者子女与医生角色举足轻重;经济的、情感的、风险的、对病情的知晓程度、以及患者的病痛折磨感都会影响家属的决策。医生考虑更多的是风险,患者则是求生欲和病痛折磨感。至于决策完成是一个存在博弈的过程,从信息的获取(医生引导),到讨论、评估、冲突和最后形成,决策权会在患者、家属及医生之间流动。决策角色参与权的平等性影响意见领袖的形成。决策权平等(个体参与决策机会平等)的情境下,交际能力是意见领袖从群体中得以分离的主要原因。在决策权不平等(个体参与决策机会不平等的)情境下,群体中个体与患者的强弱关系、血缘情况、经济能力、知识技能、威望年龄是意见领袖成型的关键因素。同时,在对治疗决策的讨论中,意见领袖的形成由过去的“意见被追随”演化为“意见不反对”和“态度被追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