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激光-电磁推进器具有质量轻、体积小、比冲高、控制精度高、寿命长等特点,能够显著增加空间飞行器的有效载荷,并延长使用寿命,适用于执行深空探测、载人登月、火星开发等空间任务。对激光-电磁推进器工质进行改性可进一步提高推进器性能,故针对激光-电磁推进器对高性能工质的需求,在当前常用的固体聚合物工质的基础上,发展性能更好的改性固体聚合物工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论文以激光-电磁推进器中的纳米改性工质为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电磁推进器具有质量轻、体积小、比冲高、控制精度高、寿命长等特点,能够显著增加空间飞行器的有效载荷,并延长使用寿命,适用于执行深空探测、载人登月、火星开发等空间任务。对激光-电磁推进器工质进行改性可进一步提高推进器性能,故针对激光-电磁推进器对高性能工质的需求,在当前常用的固体聚合物工质的基础上,发展性能更好的改性固体聚合物工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论文以激光-电磁推进器中的纳米改性工质为研究对象,从提高工质对激光的吸收率、工质电离率和导热率的角度出发,综合利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激光-电磁推进器中纳米改性工质的烧蚀特性和推进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采用优化工艺制备改性工质,搭建烧蚀性能(烧蚀质量、靶坑形貌、烧蚀羽流)和推进性能(元冲量)测量实验台,在不同激光能量、掺杂物种类、掺杂比例条件下,测量激光烧蚀改性工质的烧蚀质量、元冲量,观测靶坑微观形貌,同时动态显示羽流运动过程。依据实验结果,获得改性工质的掺杂物种类、比例和激光能量对烧蚀特性和推进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探究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掺杂深色高导热率纳米粒子的PTFE改性工质可显著提高激光-电磁推进器的烧蚀性能;掺杂低电离能纳米粒子的PTFE改性工质对激光-电磁推进器推进性能的提升效果较好。研究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随脉宽增大,工质吸收的激光能量增大,故烧蚀质量增多。工质改性能够明显提高烧蚀质量,且在较大掺杂比范围内,对于不同掺杂物种类的改性工质,随掺杂比增加,工质烧蚀质量整体呈现出“增加-稳定-减少”的变化趋势,而具体的变化情况与掺杂物的物性有关。(2)激光烧蚀改性工质的面积和深度随激光脉宽的增大而增大。烧蚀坑的烧蚀面积和烧蚀深度随脉宽和掺杂比的变化能很好地解释相应烧蚀质量的变化。某些改性工质在一定激光能量和掺杂比条件下的烧蚀坑周围存在凝结环,该现象显著降低了改性工质对激光能量的利用率。(3)对于烧蚀羽流明显的改性工质,随脉宽增加,工质吸收的激光能量越多,因此,工质烧蚀量越大,烧蚀羽流越多,脉冲结束时刻羽流锋面位置越远,羽流影响区域越大。随着掺杂物掺杂比的增加,改性工质烧蚀羽流亮度越大,羽流锋面位置越远,羽流运动速度越大。等离子体仅在激光脉冲时间内产生,且随脉冲结束而消失,烧蚀羽流长度和宽度皆随时间增加,羽流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先增加后减小。等离子体仅在激光束路径中产生,在距工质更近的位置其亮度更大。但掺杂Ti O2或KCl的改性工质由于烧蚀质量较小,未能产生明显的烧蚀羽流。(4)对于不同种类的改性工质,元冲量随脉宽的增大而增大,但由于烧蚀质量随脉宽增大的速度更快,脉宽1ms对应的比冲最高。受推进器功率限制,改性工质的烧蚀产物未能充分电离、加速,故绝大多数改性工质的比冲较小。其中,掺杂KCl的工质因为烧蚀质量小且电离度高,所以比冲最大。
其他文献
药物传递技术是生物医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相对于传统的吸入疗法,磁性药物靶向(MDT)治疗给呼吸道疾病带来了新方向。MDT技术利用外磁场引导磁性药物颗粒运动至靶区,以最大程度提高靶区的药物浓度,减少对其他部位的副作用。本文重构真实人体呼吸道模型,采用LES和DPM对粒径0.5μm–3μm的磁性药物颗粒进行追踪模拟。此外,研究了磁源个数、磁源位置、呼吸强度、磁数、粒径这五种变量对靶区(左支气管)沉积效率
LIPS-300离子推力器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一款高功率、高推力的电轰击式离子推力器,其束流引出装置为30cm直径的三栅极组件。实际应用表明,该栅极组件能够满足推力器的性能指标要求,但在工作状态下,球面栅极的热变形会使栅极间距减小,轻则导致离子推力器工作性能下降,重则导致栅极接触短路,直接造成推力器失效。因此,开展离子推力器栅极热变形研究,预测栅极热变形,充分认识栅极热变形规律与特点并掌握其中机理,是
动态功能连接(dynamic functional connectivity,dFC)旨在研究两个或多个脑区神经活动信号的相关性及其呈现的瞬时动态变化特性。这些脑区在空间区域上可能没有紧密相邻,呈现相互隔离的状态。鉴于以往研究中,动态功能连接与行为学数据间的紧密联系,研究者认为神经活动可能是功能连接波动性的起源,同时强调认知或警觉状态的转换、疾病等都会改变动态功能连接的特性。为了探索高维磁共振数据
相机标定和位姿估计是视觉测量技术中的关键性问题,常用于自主导航、自动驾驶和增强现实等领域。针对飞机的调运问题,本文主要对相机标定、位姿估计和图像去畸变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舰面上固定安装的普通相机,本文研究了基于点线特征结合的标定算法,并设计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充分利用场景中的点线特征信息,准确地标定出相机参数。对于大视场舰面相机,标定时难以在视场中均匀布置控制点,因此我们采用了相
船体形变是导致舰船上武器设备基准坐标系失准的重要原因。惯性矢量匹配法利用角速度矢量和加速度矢量关系实现两个坐标系之间形变的求解,是实现全船基准统一、提升舰船的整体打击水平的重要基础。惯性矢量匹配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静态形变误差使得船体形变测量精度受到限制。论文针对静态形变误差的机理和评估方法展开研究,完成了以下工作:(1)研究了双矢量匹配滤波的形变估计效果。仿真表明,动态形变角及水平方向的静态形变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日趋复杂,发生突发事件后的应急救援路径选择难度也越来越大,加之不同突发事件响应预案不同,应急救援出动的车辆装备会有差异,救援途中还会受到道路通行条件的约束和可能出现动态突发的次生灾害导致通行受阻,严重影响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围绕应急救援条件下的路网模型、多元约束条件限制和系统实现展开研究,本文主要的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建立面向应急救援的多元约束路网模型。分析了与路径规划相
随着军事科技的不断发展,分布式协同作战(包括无人机集群、有/无人机协同、忠诚僚机等)已成为目前军事强国研究热点。异构空中单元是不同性能、不同载荷的空中单元组合,通过协同控制与柔性配置,能够突破单个空中单元能力限制,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并促使多空中单元具有灵活多变、抗毁顽存、作战能力非线性提升的特点,适用于多种任务场景。此间,协同任务分配是集群应用的顶层规划,建立各单元与任务之间的合理关联,强化集群协
以2-氰基-4-硝基苯胺为原料,经氧化偶联、酰胺化、亲核取代反应、分子内Wittig反应、还原反应等过程实现了7-氨基氯硝西泮的化学合成,在反应完成后可以直接过滤淋洗即可得到产物,无需其他纯化,操作简便。
全速域预冷发动机是一种新型组合循环发动机,能够在较宽马赫数范围内工作,是高超声速飞行器的理想动力方案之一。本文以全速域预冷发动机进气系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进气系统方案设计、预冷压气机气动和结构优化设计、原理样机试验台方案设计等工作。在进气系统方案设计方面,提出了进气道、预冷器、压气机耦合设计的方案形式。该方案实现了两个方面的一体化,一是将隔离段与预冷器一体化设计,采用“花瓣”截面构型的扭转式预冷段
目前,大口径枪械是各军事强国的主要特种作战装备之一,在反人员和反轻型装甲目标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枪械打击效能的不断提升,提高大口径枪械的远距离射击精度已经成为各研究机构的热点研究领域。采用以红外、可见光和激光测距等构成的新型瞄准镜是提高大口径枪械远距离射击精度的主要技术途径。通过对实现枪镜结合的扳机行程检测和电击发控制等关键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大口径枪械电动击发机构设计方案,具体研究内容如下。